從市集上來
《從市集上來》其實是一部自傳體小說。肖洛姆-阿萊漢姆擅以幽默筆法描寫社會底層小人物。不過,他筆下的猶太平民雖然總是在窮困和不公的苦海里掙扎,總是遭受令人啼笑皆非的厄運,但仍堅強樂觀,任何厄運也打他不倒,不像契訶夫小說的結局讓人壓抑得喘不動氣。
責任編輯:劉小磊
肖洛姆用希伯來語和意第緒語寫作,晚年入了美國籍,如今他的故鄉在獨立的烏克蘭,在俄、烏、美三個國家的文學史上都難有他的位置。
為了寫專欄,2012年讀了幾本老書,其中《從市集上來》(新版改題為《從集市上來》)最讓我感慨。當年在舊書店買這本1959年人民文學精裝版時,并不是為了書的內容情節,而是為了那20幅插圖。作者肖洛姆-阿萊漢姆的大名,雖然早就知道,但我沒有好好看過他的書(年輕時,凡是情節不夠離奇,或沒有愛情故事的小說,都不愛看)。此次斷章瀏覽,竟翻前翻后一口氣翻完,深為他力透紙背的描寫和輕快風趣的筆調而折服,主人公成長的俄羅斯19世紀七八十年代鄉村一隅(“卡斯里洛夫卡”——作者杜撰的小城)的小悲歡、小離合活生生展現在我眼前,幾乎能聞到那方土地的氣息。掩卷聯想到蕭紅的《呼蘭河傳》:各行的匠人、孤兒、小偷、小狗……還有萬物茂盛充滿野性的田園……在小肖洛姆全家遷徙的路上,“高高的向日葵驕傲地從田里探身出來,顯示著它們華麗的黃帽子。周圍飛著小蠅和甲蟲,它們嗡嗡地叫著,到處蚱蜢在跳、螟蛾和粉蝶好像過節似的快活地在天空打轉”……還有:“呼嚕……!一只鳥兒叫著從蘆葦叢中飛出來,像一支箭似的劃過晴朗的天空,繞著之字形飛遠了。然而,它忽然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又飛回來,在黃綠色的蘆葦叢中消失了”&m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