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憶溈:虔誠的拒絕

他拒絕的理由是決賽被安排在星期天。在這個虔誠的基督徒看來,星期天是安息日,他應該在教堂里而不是在賽場上度過這七天一次的日子

 

 作為那個時代的“飛人”,利德爾拒絕在1924年奧運會100米賽場上出現。他大半生在中國度過,中文名字叫李愛銳



  在任何一種關于奧林匹克的“全書”里,你都能夠找到埃里克·利德爾(Eric Liddell)的名字。你會從書的某一頁上讀到他是1924年巴黎奧運會400米的冠軍和200米的第三名。他在400米的比賽中跑的是外道。他前一半的速度幾乎接近他200米的決賽成績。這種跑法被專家認為是戰術上的錯誤。但是,利德爾一直保持了他的優勢。他的一路領先令兩個對手在奮力追趕時失去了平衡。
  在此之前的一年,在一次400米比賽中,他被對手絆倒。爬起來的時候,他已經落后了18米。但是,在沖過終點的時候,利德爾卻超過了所有對手。賽后,他重復他的豪言,他說:“我不喜歡被擊敗?!?BR>  這還不算是他的傳奇。利德爾的強項實際上是100米。他100米的成績領先于他在世界上的所有對手。他是那個時代呼之欲出的“飛人”。但是,他卻傳奇地拒絕了在奧運會100米賽場上的出現:他拒絕了他可以一蹴而就的殊榮,他拒絕了離他僅舉“足”之勞的盛譽。他的拒絕是當時的頭條新聞。這條新聞挫傷了他的祖國(不列顛)的自豪感,也挫傷了他的民族(蘇格蘭)的自尊心。他拒絕的理由是100米的決賽被安排在星期天。在這個虔誠的基督徒看來,星期天是安息日,他應該在教堂里而不是在賽場上度過這七天一次的日子,哪怕是在四年一次的奧運會期間。他以同樣的理由拒絕了4×100米接力賽。
  這個為了上帝的榮耀而拒絕了世俗的盛譽的蘇格蘭人1902年生于中國天津,1945年死于中國濰坊。他的一生中有一半以上的時間在中國度過。他5歲才離開中國回到蘇格蘭去“長大”。他在令他成為傳奇人物的奧運會之后不久,就加入了在中國傳教的父親的行列,開始了他自己在中國的傳教生涯。這時候,他具備了一定的妥協性。他為教區里無所事事的孩子們組織了星期天的足球比賽,并親自出任比賽的裁判。他的教區“淪陷”之后,他被日本人關進了集中營。他在戰爭即將結束的時候因為腦癌死在集中營的醫院里。他總是教導難友們要“愛自己的敵人”。他的教誨拯救了許多失去方向的靈魂。
 ?。保梗福蹦戢@得“最佳影片”等四項奧斯卡獎的英國影片《烈火戰車》(Chariots of Fire)就是根據利德爾和他的一個隊友的事跡改編的。這部影片的主題音樂至今應該仍然能夠令大部分1980年代的“過來人”耳熟和心跳。影片將利德爾傳奇的身世改編得更富戲劇性。在影片中,利德爾在上船去巴黎的時刻才得知100米的決賽被安排在星期天。這種改變加大了沖突的強度。
  影片中有一段主要“領導”找運動員談話的場面。這位領導就是當時的威爾士王子(英國奧委會的主席)。在巴黎豪華的酒店里,年輕的王子以國家的名義規勸利德爾,希望他能夠在國家和信仰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利德爾固執己見,寸土不讓。他的強硬令王子灰心喪氣。
 ?。保材曛?,年輕的王子變成了愛德華八世。任何一種“英國通史”都會復述如下的故事:1936年1月登基之后,愛德華八世遇到的第一個政治問題其實就是他個人的生活問題。他需要在“極權”與“至愛”之間,或者說,在一個霸權旁落的“國家”與一個即將第二次離婚的“女人”之間做出選擇。像12年前他力勸過的那個虔誠的基督徒一樣,愛德華八世做出了聳人聽聞的選擇。他于登基11個月之后遜位,在歷史的邊緣過起了漂泊不定又屢遭非議的生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