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地理】穿越“麥克馬洪線”的中國人
在西藏貢堆神山附近,中印雙方部隊巡邏到扎布拉山口時,都會在一塊石頭上大做文章:印度兵過來,就用英文寫上“India”;而中國軍隊過來后,就會涂掉英文,用漢字書寫中國兩個大字……這場斗法年年如此。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黃一磬 趙良美
扎布拉山口,中、印雙方巡邏隊反復“斗法”之地。
在西藏貢堆神山附近,中印雙方部隊巡邏到扎布拉山口時,都會在一塊石頭上大做文章:印度兵過來,就用英文寫上“India”;而中國軍隊過來后,就會涂掉英文,用漢字書寫中國兩個大字……這場斗法年年如此。
2013年5月5日,中印終于“帳篷對峙”塵埃落定,雙方幾乎同時從喜馬拉雅山區的對峙位置撤軍,從而結束了為期三周的軍事僵局。
此前,中國外交部否認中國軍隊超過實際控制線。何為“越線”?中印雙方都心中有數,由于歷史遺留問題,中印邊界從未正式劃定。
在20世紀80年代,邊境談判陷入僵局后,雙方開始探討“核實邊境實際控制線”問題。這是避免雙方邊防部隊造成事端甚至擦槍走火,在1993年和1996年,中印兩國簽署了兩份關于邊界問題的協定。但20年過去了,“實控線”的核實工作進展甚微。
資料顯示,整個中印邊界全長1700余公里,分西、中、東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地區。在西段,雙方爭議面積為33500平方公里,主要是新疆阿克賽欽地區歸屬之爭。
在中段,雙方爭議面積約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現控制在印度手中。在東段,雙方爭議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是傳統習慣線與麥克馬洪線之爭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