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城工業園 不美滿的婚姻?
分手是件麻煩事,尤其在一方是沒有私有產權概念的時候。2013年5月3日下午6點30分,最后7名韓國代表被允許從開城工業園區離開。這座象征朝鮮半島10年來南北交流合作的經濟特區變成空城。為了換回韓國代表,韓國政府支付了1300萬美元,作為54000名朝鮮工人的3月份工資與各項稅務。
責任編輯:史哲
當地時間2013年4月27日,韓國坡州,韓方人員從開城工業園區撤回。
分手是件麻煩事,尤其在一方是沒有私有產權概念的時候。2013年5月3日下午6點30分,最后7名韓國代表被允許從開城工業園區離開。這座象征朝鮮半島10年來南北交流合作的經濟特區變成空城。
為了換回韓國代表,韓國政府支付了1300萬美元,作為54000名朝鮮工人的3月份工資與各項稅務??紤]到園區朝鮮工人月平均工資已經漲到100美元以上,1300萬美元并不算離譜。不過,韓國政府提出運回產品和原材料的要求,朝鮮沒有同意。
13年前,韓國總統金大中訪問平壤,和朝鮮時任領導人金正日達成統一共識,共同發布《南北共同宣言》。這一宣言換來了諾貝爾和平獎,并推動了包括開城工業園區計劃的一系列陽光政策實施。不過,宣言本身的約束力顯然不如結婚證。當朝鮮現政府提出分手的時候,宣言不能為開城工業園區的數百家韓國企業提供法律上的保護。
曾經是雙贏藍圖
1990年代末韓國現代集團提出開城工業園設想時,曾計劃在2008年到2012年吸納35萬朝鮮人,實現年產值200億美元。朝鮮的GDP規模通常被外界估計為200億到40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