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茶座】光靠死刑嚇不住“食品恐怖主義”
目前食品安全的“恐怖襲擊”手段堪稱無所不用其極,老鼠、狐貍、水貂之輩,含劇毒涕滅威的“神農丹”以及毒姜之流,不就分明對應生化武器、獸體炸彈以及植物炸彈嗎?這樣的“食品恐怖襲擊”,源自一個監管失靈、交易機制病態,商業倫理稀缺、唯利是圖的畸形市場。多祭出幾個死刑,固然增加了一點點食品犯罪的風險,但如果日常監管只是走走過場,這場戰爭恐怕并無勝算。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視頻截圖:中央電視臺采訪摻假羊肉犯罪嫌疑人衛某。
面對使用地溝油加工食品,最高可判死刑這條司法解釋,本應凝重看待,審慎樂觀。這條司法解釋有關人的生死,也直面了食品安全環境的嚴峻,掂量起來沉重而悲涼。解釋出臺,一片叫好,倒也不感意外。我理解,人們是借此表達和宣泄企盼食品安全的迫切之情。
遺憾的是,瞬息萬變的現實并不體諒大家的心情,轉眼就打破了地溝油占據食品安全舞臺中心的局面。這臺新開鑼的食品安全大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