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玩】隨心索玉

肖永福的家不知道該如何來形容……玉石博物館?私人收藏館?專業鑒定坊?似乎都有些以偏概全。幾進的房間里,玉石堆得滿坑滿谷。肖永福習石、玩石、藏石、賭石……

肖永福的家不知道該如何來形容……玉石博物館?私人收藏館?專業鑒定坊?似乎都有些以偏概全。幾進的房間里,玉石堆得滿坑滿谷。肖永福習石、玩石、藏石、賭石……

這屋子得值多少錢?肖永福的家給出的第一印象是個問號。

從門廳、客廳、書房、臥室……每一間里面的玉石都堆得滿坑滿谷,幾近需要挑著步子才能走到廳房。肖永福手上戴著一只翡翠戒指,碩大的玉石上寥寥幾筆刻出幾何形狀,鑲在白金底環上,新穎且華貴,與他一身樸素的衣飾有些距離。

戒指的款式是肖永福走遍全球各地,喜歡的意大利款。玉是他收的,造型是他設計的,再找相熟的老工匠完工。材料有翡翠、和田、鉆石,也有云南本土的新品種黃龍……一只只做好,擠擠挨挨碼在盒子里,盒子一摞一摞,經常被見到的人愛不釋手。肖永福擺擺手,“不賣不賣,全都是我自己的手指尺寸。”

“這些自家玩意兒不出售,惹你們眼饞”,肖永福樂呵呵地又收了起來。“自家”款兒在肖永福家里只是冰山一角,他撿著臺面上的東西講述給我們,花了整整一個下午。家的場面,足以令人嘆為觀止,甚至有些許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玉石博物館?私人收藏館?專業鑒定坊?似乎都有些以偏概全。肖永福和玉的故事在云南是一段傳奇,一個飄雨的下午,我們在他的家里,聽他講述自己有關玉石的現今和過往。其實,更多的東西還不在家里,在別處。

(楊子/圖)

改玉

肖永福是云南玉石界鼎鼎大名的前輩。凡跟玉石有關的人和事兒,幾乎都能在其間聽到“肖老師”的戲份??v然,肖永福自己講,他既不專業藏石,也不專業賭石。只是,但凡和玉石聯系起來,肖永福就代表著“一言九鼎”。

肖永福72 歲了,從小生長在云南。小時候,肖家外祖母有一對非常漂亮的飄花手鐲。“飄著雜草花,逢年過節,走親戚時,外祖母總是戴著。當時是民國,女人飾品講究‘玉八寶’,除了手鐲,外祖母會把翡翠玉簪插上,戒指戴上。”肖永福的印象里,打心眼兒里看著歡喜。

肖永福的家在昆明。對他來說,所有的玉石里,翡翠頂屬特別。“云南玉石里最有名的當數翡翠,翡翠受人關注始于明代晚期。云南人本不玩翡翠,明代晚期,戍邊的山西洪洞縣和南京柳樹灣人在閑時到緬甸的霧露河流域貿易。這些現在所謂的瑞麗人和騰沖人帶著銀銅器、布匹、針頭線腦,從云南出發,邊走邊賣。馬背上的垛子空了,就拿些當地人玩的石頭壓回來。當地人也不知道石頭的價值,只是把石頭剖開,拿在一起比好看,僅此而已。這些石頭被運回來后,就是從清代大熱至今的翡翠。”肖永福如數家珍。

兒時,鄰居家的翡翠作坊也深深地印在肖永福的腦海中。記憶里,一塊大石料,兩個人改一年,才能改出玉。肖永??粗^變成玉,這份喜愛一路帶入了他日后在大學學習地質專業。

八千年的料子可窺見出玉的形狀,一萬年的看上去,就似一塊原生態石塊。 (楊子/圖)

一塊顛沛流離的石料在肖永福手里解成了三塊,里面有翡有翠,還帶紫色。翡翠三色全齊了。 (楊子/圖)

土特產

肖永福當過云南省地質博物館館長。除了管理,他的主職是翡翠珠寶研究。生在云南最大的好處是對玉石聽得多,見得多。尤其很多云南當地少數民族的東西,獨云南有。

肖永福家里,有成堆的云南土特產。小巧到一枚帽扣,稀有到一把牙刷。肖永福拿出一枚圓柱型小玉,“誰能猜出這是什么?”即使本地人也難有正確答案。小玉是肖永福收藏的一枚云南少數民族在生活中使用的帽扣。玉的一端有小孔,繩子穿過小孔,拽在小孩帽子上,帽子不會掉,扣子還可以被小孩用來磨牙。牙刷的由來也頗為傳奇。清代的云南人到了緬甸,見到英國人刷牙,特別好奇?;丶液缶驼夜そ秤敏浯湔漳U諛幼隽艘话蜒浪?。文化大革命的時候肖永福到騰沖找老師傅看玉,師傅覺得這個時候竟然還有人還惦記著玉,真不容易,就是牙刷送給了肖永福。

肖永福的每樣玉件兒,在他看來都有一段令人稱道的故事。翡翠不同于其它玉石。在云南,翡翠被認為是玉中的上乘之品。肖永福收了很多翡翠件,也藏很多翡翠故事。

肖永福有一件翡翠鳳凰。上個世紀末,有個差了別人錢的本地人找到肖永福,抵押給他。肖永福細細端詳著嬌艷欲滴的鳳凰件,無論從成色、做工還是玉料,都極為難得。鳳凰由兩塊粘在一起的玉料雕刻,最里面是紅色,形成過程中二次火山巖熔出一層綠,最外面后來又包裹了一層,就是現在看上去的皮。雕工功夫并不重,從色到形,基本屬于先天形成。

另一件讓肖永福萬般中意的是一塊只經過簡單切割的翡翠料??箲饡r期,騰沖一家兄弟二人在緬甸霧露河里挖出一塊石頭。當時緬甸由英國人統治,兄弟二人沒地方解石,也無法搬走。最后敲成碎塊,分體帶回云南。一埋幾十年,騰沖擴街的時候被挖出來,肖永福買回了家?,F今,這塊顛沛流離的石料在肖永福手里解成了三塊,里面有翡有翠,還帶紫色。翡翠三色全齊了,肖永福把它看成稀有標本。

肖永福家里還有各種古玉。漢、唐、宋、元、明、清的年代玉器之前,排著八千和一萬年之久的古玉,八千年的料子可端倪出玉的形狀,一萬年的看上去,就似一塊原生態石塊。“中國用玉實際上不止現在說的八千年,一萬年以前,就已經開始使用了。那個時候玉、石不分,所以現在還統稱玉石。”

肖永福不把自己當作徹底的藏家,除了這一身份,他身兼中國內地、港澳臺,甚至海外眾多玉石珠寶學術和研究機構的專家、老師。五十多年的收藏、故事、觀點,肖永福都會帶上講堂。肖永福惦念的還有玉文化這事兒。“中國傳統的玉文化到現在開始生向兩極,一是玉的經濟文化,二是對孔子‘君子如玉’的傳統回歸。能把這兩方面都玩透,在玉石界,才算是有點修養的人。”肖永福這樣認為。

肖永福收藏的雞血石。質地細膩,結構緊密,借原石之勢稍有加工。 (楊子/圖)

肖永福家里有各種古玉飾件。漢、唐、宋、元、明、清,各個年代都有。 (楊子/圖)

肖永福家里,有成堆的云南土特產。小巧到一枚帽扣( 左二),稀有到一把牙刷( 左四)。 (楊子/圖)

一噸石頭

玩玉石,繞不開的一個字是“賭“。肖永福家里玉石成堆,看上去散亂,實則有自己規章和次序。“這堆是賭敗的原石,里面開不出玉種,我用來教學生。”指著如山的玉堆,肖永福對每一塊兒都了如指掌,“那堆就值錢了,每一塊里面都帶著玉,成色上乘。”2012年,肖永福一口氣賭了一噸石料回來,有些堆在家里,值錢些的存放在其它地方。成噸賭石這件事在云南玉石界成為新的話題。

不怕賭輸嗎?這個問題對肖永福有點不像問題。“與玉為友這么多年,這點眼力還是有的。”2012年6月,肖永福出了他的第三本翡翠著作。一早想寫一本關于賭石與相玉方面的書,一是標本收集極難,二來對賭石文化中至今有許多尚未悟透的現象,因而遲遲不敢動手。出版了《翡翠鑒賞與投資》和《翡翠精品鑒賞》之后,肖永福邊聽邊看邊玩,也沒那么拘謹了,作為云南省珠寶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他的新書《賭石秘訣》一經面市,就被行內人一搶而空。

賭石重在“賭”字。賭石不懂石,十賭必十輸。賭石開有翠,起價平地漲。前者是肖永福認為不能靠運氣的事兒,后者是賭石里最喜慶的事兒。有很多專業幫別人賭石的賭家,賭贏一起分成,賭輸不關其事。請肖永福賭石的人也絡繹不絕,采訪的時候,肖永福拖出了一只行李箱子,里面一塊石頭看上去貌不驚人,拿電筒一探,浮出水綠的翠色。“這是一位朋友剛從緬甸賭回來的”,除非這些說不過去的朋友,一般人肖永福都直接拒絕。“這事兒太有壓力了,我不干。一塊石頭,只到它最后做成成品,且能做到了想像中的件數,才算賭贏了。只有賭鵝卵石才沒有風險。”

肖永福賭石到現在,悟有四律:一要功夫、二要閑、三要眼力、四要錢,缺一不可。“這行的水深不見底,平地發財的念頭,最好不要有。”肖永福經常勸誡有心賭富之人,不要輕易下水,那些一賭傾家蕩產的故事比一賭發財的故事多得多。“玉,說到底不過是石頭,再往實說,翡翠的成分也就是硅酸鹽鋁鈉。它們身上成百萬上千萬的價格,你說有便有,說沒有也沒有。”

肖永福身體很好,精氣神兒足,人也很忙。去年一年,肖永福從香港、美國、德國,再到內地各個城市講學。間隙自己去了一趟成都,尋著“肖老師”去的人結隊成群,要么想買貨,要么想出貨。肖永福提供一些意見,不親身參與。

肖永福自己的收藏,不管新、舊,市場價格都在數倍十倍地漲。在肖永福眼里,自有的玉件兒也不能換算成等價價格,他且玩且樂,尤其是到了從心所欲之年,似乎沒有玉便不成活。肖永福的女兒和孫子都干這一行,女兒在云南有自己的翡翠店,孫子在中國地質大學學習珠寶。對著滿坑滿谷的玉件兒,肖永福說,如果孫子能習透就留下,不透就捐出。

肖永福 云南省珠寶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高級工程師、JAC 珠寶鑒定師。著有《翡翠精品鑒賞》、《翡翠鑒賞與投資》、《賭石秘訣》等書。 (楊子/圖)

[對話肖永福]君子愛玉 取之有道

記者:翡翠市場近些年一輪一輪瘋漲,是否為泡沫性虛漲的爭議也不絕于耳,你有何看法?

肖永福:在云南對這個事情可能看得更加清楚。在中國,這個漲基本上先從騰沖開始,先是石料,接著逐漸加工,然后開始爆漲。翡翠漲價的風潮是中國人自己制造的,全世界只有華人喜歡翡翠。國際上五大珠寶是鉆石、紅寶、藍寶、祖母綠、貓眼,中國的排行是鉆石、紅寶、藍寶、祖母綠和翡翠。緬甸人本身喜歡的都是黃金和紅藍寶。緬甸人經常說,如果中國人不買翡翠,他們就沒飯吃了。換句話說,翡翠的接連瘋漲是中國人自己炒作。翡翠的市場價格漲得這么高非??膳?,它會導致這個行業斷送很多東西,說到底,這種漲法也非中國人傳統的愛玉美德。

記者:翡翠熱遍布整個中國大市場,如廣東揭陽也以此聞名。翡翠之于云南,在你看來,有著哪些特殊情結?

肖永福:翡翠是從云南民間開始使用,再傳往全國。從明到清中期,翡翠一直只在云南傳播。從全國來說,云南的翡翠文化和現象優于全國任何地方,在它被傳播開來以后,在云南就已經先行有了二百多年歷史。慈禧太后掌權的時候,她對翡翠特別看重。這段時間扭轉了主要是云南當地人使用翡翠的習慣。翡翠被加工成各種各樣的款式,好料也都上貢了,自此,云南民間就沒了好東西,就是這個道理。當時從云南輻射出去的火熱程度是,清代末,外國西裝到了中國,中國人不會做扣子,都用翡翠做袖扣。而到了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從云南到全國,翡翠史都經歷了一段斷裂。

記者:自古以來,玉在中國有各種各樣、甚至匪夷所思的玩法兒。你自己對玉的玩法也自成一格。對現在的全民玩玉的現狀你如何點評?

肖永福:孔子說,溫潤如玉。在經濟時代,所有的東西都被打上了經濟烙印。但與此同時,隨著民族對傳統文化的重新重視和回歸,玉文化也在復興。當然,現在談不上發展,只是回歸。我了解的行業圈子里,有很多人玩玉不是玩價錢,而是玩它的趣味和文化。玉首先是個文化標本,其次才是它的投資價值。比起以前凡玉必雕琢的方法,現在的玩法中,也有對玉料本身的回歸。再進一步,玉的標價和它的價值價格是分開的。一塊石頭切開來十萬,之后可能漲到五六十萬。價格到底如何跌漲,主要是看玩家自己對這塊石頭的理解。我從不否認一點,它們都是奢侈品。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