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2

植樹造林

或許中國人對“環保”這一概念的最早印象,就是來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植樹造林活動。而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近幾年春季北方沙塵肆虐之時,公眾對植樹造林的呼吁和關注熱情。如果說中國第一批環保關注者對動物保護的熱情,還是限于圈子的小規模行動的話,植樹造林就是普通公眾廣泛親身參與環保公益的開始。

現在已經難以查證改革開放后,究竟是哪一年哪些人完成了第一次植樹造林活動。但1980年3月5日,黨中央、國務院發出的《關于大力開展植樹造林的指示》,可謂是改革開放后,黨和政府對植樹造林發出的第一個重要指示。此后1981年12 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義務植樹”也成為了一個新詞被提及至今。1982年的3月12日,鄧小平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每年的這一天,便成了中國的植樹節。

不得不提及一位日本老人——著名的沙漠治理專家遠山正瑛先生。他以八旬高齡多次前往內蒙古親自植樹治沙,還號召日本國民每周省下一頓午餐錢,來中國植樹。在他的帶動下,包括他子女在內的一萬多名日本友人先后來到內蒙古恩格貝植樹。在遠山先生逝世后,他的部分骨灰按照其遺愿葬在了當地,可謂植樹造林史上的一段佳話。

近年植樹造林已不再是環保領域的核心話題,但仍然是社會各個階層都最積極踴躍參與的項目。企業的造林行動則從未間斷過,阿拉善SEE等著名民間組織更是專為造林治沙而成立的。中國平安與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兩年來共同開展“萬畝平安林”活動,在全國12個省份營建萬畝平安林。營建過程中根據當地不同需求,選擇不同種類的樹木進行栽植,在保持水土的同時,也能繁榮當地的林業經濟。該項活動于2012年發起,并在2013年持續進行,目前已經完成了河北承德、內蒙古多倫等地的造林計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