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地震前,向人民打個招呼”
地震發生之前,“向人民打個招呼”,這是上世紀60年代邢臺地震后時任總理周恩來對地震系統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中國地震預測事業的一個立足點。然而,隨著唐山大地震的遠去,形勢發生了變化。由于擔心引起社會恐慌,影響經濟發展,地震預報的觀念,趨于保守。在掌握了諸多地震前兆信息的情況下,即使不能百分百地確定有地震,但是不是可以做到“給人民打個招呼”?
責任編輯:楊繼斌 實習生 郭琛
在地震學研究中,“預測”與“預報”是兩個經常被混淆的概念。但實際上兩者內涵被認為應嚴格區分:預測是地震研究者根據各種異?,F象,對地震的發生作出判斷;而預報則是在準確的預測情報基礎上,由政府在地震之前向公眾發布地震消息,以避免災難。簡單說:“預測”是一種研究行為,“預報”則是一種政府行為。
問題在于,由于技術上沒有取得突破,地震預測并不準確,而依托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