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煤炭十年黃金期終結 曾經電企“一杯酒一車皮煤”,現在煤企“削尖腦袋賠錢供煤”

根據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披露的數據顯示,國內39家煤炭上市公司2012年盈利能力明顯下降,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創5年最低,33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增長率為負值;33家凈利潤增長率為負值,占全部煤炭上市公司85%。所有人都在驚呼:煤炭十年黃金期正在終結。

責任編輯:曹海東 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王悅

在社會用電量增速放緩、水電出力增加、進口煤沖擊之下,煤炭行業遭遇空前內外交困的局面。 (曹一/圖)

在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產能過剩,進口煤強勢沖擊之下,曾經風光無限的煤企利潤大減,開始過窮日子,貿易商更是舉步維艱,難逃破產命運,煤炭行業迎來了十年以來最嚴峻的時刻。

衰不見底

煤炭貿易商張文正為一船內貿煤交易焦頭爛額。

“一船4500大卡的動力煤,進價447元(人民幣)/噸,報價435元/噸,電廠都不愿意接貨。”張文,這個在煤炭貿易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江湖,一臉躊躇,“我們不知道市場的底線在哪。”

目前,張文所在企業15萬噸煤炭庫存已經損失300萬元。為減少損失,他們甚至有低價拋售的打算。

幸運的是張文還能夠找到接貨者,更多貿易商只能眼見虧損、關停,甚至破產。

因煤炭貿易虧損,廣東藍粵能源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藍粵)位于廣西防城港的煤炭已被貸款銀行封存,準備評估后拍賣。熟悉情況的人士稱,僅港口堆存費就欠賬將近3000萬元。廣東藍粵是珠三角地區排名前五名的煤炭貿易商,以煤炭采購、儲運、銷售、航運為主,并在山西、內蒙古擁有煤炭資源。

坐擁煤炭資源的重點煤企的業績也是飛流直下。根據中國煤炭經濟研究院煤炭上市公司研究中心披露的數據顯示,國內39家煤炭上市公司2012年盈利能力明顯下降,利潤總額和凈利潤均創5年最低,33家上市公司利潤總額增長率為負值;33家凈利潤增長率為負值,占全部煤炭上市公司85%。

2013年一季度,煤企利潤繼續下滑。神華凈利110.65億元,同比降1.3%;中煤能源凈利16.55億元,同比降37.8%;大同煤業歸屬于公司股東凈虧損為2.99億元,本部虧損4.49億元。

更要命的是,煤炭疲軟狀況并未見底,并且看不到任何利好因素。

本輪煤炭市場震蕩最早始于2012年5月。秦皇島港口庫存從560萬噸暴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