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四?!繉沤z,曾經在圣彼得堡
21世紀中國的屌絲,無意中與19世紀俄國文學的小人物遙相呼應?;蛘哒f,因為我們有了屌絲故事,就更容易理解19世紀俄國文學史上的一段往事:曾經在圣彼得堡,在涅瓦大道上,也有過屌絲在徘徊。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王津
21世紀中國的屌絲,無意中與19世紀俄國文學的小人物遙相呼應
一個新詞“屌絲”應運而生,借網絡和日常用語不脛而走。一種解讀:兩個字都俗,俗不可耐。另一種解讀:一字粗俗,一字新潮,俗與潮混搭不無幽默,俗,而可耐。
第一字的粗口實在驚心動魄。反對者義憤:朗朗乾坤,豈能容忍此風!支持者中情形復雜。有不屬于這個群體但要借此喧鬧的,更有人推出以“屌絲”為名的廣告。眾所周知:但凡商業利益介入,事物原有的價值歸零。
社會底層群體自稱屌絲,顯然意在驚世駭俗,相當于廣場上一聲吶喊,引人注意本不被注意之人和事。雖然初次聽到感覺不雅,細想之下,其中的復雜心理意味深長。
粗口不罵別人而指向自己,是自嘲。不止于自嘲,似有意欲發作又無法發作的怒,怒不可遏而必須遏,憋久了,釀成自虐。“屌絲”有別于“粉絲”:我等自知屬于黯淡的群體,雖也三三兩兩,卻不圍繞星光發亮,不以聚集演唱會為能事,各自隱蔽在角落里舔傷嘗苦,編織些甜甜澀澀的故事,有意無意透露一些生存的真實。
屌絲本來無名無聲無足輕重,借各種段子宣示自己的存在,一個人物的概念逐漸浮現。試以三個特點歸納之。其一,屌絲多是受過教育的小人物,其中不乏大學生,只因生而無,輸給了生而有的“高富帥”,陷入底層而苦悶。但地位的卑微并非意味我等無知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