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球巡禮】在石林中揮桿

正因為復雜,本文不想浪費筆墨就此探究事情的原委和是非,筆者所關注的是,作為一個球場,石林高爾夫的設計和建造,究竟有何特色和特征。

這是一個知名度很高的球場,誕生伊始,便不同凡響。因為央視的“焦點訪談”曾經曝過光,因此轟動一時。

其中的原因很復雜:政治的、經濟的、民生的,環境保護、土地紅線,中央政策、地方對策,高爾夫的、非高爾夫的……似乎當今中國所有的熱門話題都在這里匯聚、糾結、發酵,一時間蔚為壯觀,引來了廣泛的關注乃至于爭論。

正因為復雜,本文不想浪費筆墨就此探究事情的原委和是非,筆者所關注的是,作為一個球場,石林高爾夫的設計和建造,究竟有何特色和特征。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特別的、不同凡響的乃至于在整個世界上都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高爾夫球場。這是因為它的景觀,它的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以及利用喀斯特地貌所展現的“這一個”球場的令人震撼的不可替代的美。

石林球場的宣傳冊是這樣介紹的:“全球唯一的54洞喀斯特高爾夫球場”。是的,喀斯特地貌,這是石林球場的景觀特色,更是它的靈魂所在。

喀斯特是一個地質學名詞。它的英文名是 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現屬斯洛文尼亞和克羅地亞)伊斯特拉半島上的石灰巖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巖石裸露的地方,那里有發育典型的巖溶地貌。“喀斯特”一詞即為巖溶地貌的代稱。

中國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廣、面積最大的國家,面積約91-130萬平方公里,其中以廣西、貴州和云南東部所占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而云南石林則是其中最突出、最典型的代表。

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對云南石林有過這樣的評價:"石林是世界上劍狀喀斯特的模式地;石林是最好的自然現象和世界上同類喀斯特的最好樣板的代表地!"正是這種獨特的地質地貌造就了一種難以復制、天賦神韻的自然景觀,也就造就了石林高爾夫借助這種景觀地貌形成的一種難以企及、令人神往的個性特征和美感。

石林球場由三個18洞組成,總計54洞,分別命名為御風嶺(A場,7127碼)、大師會(B場,7320碼)、領袖峰(C場,7565碼),均由曾經擔綱世界上最大的高爾夫球場群落—深圳觀瀾湖球場—執行設計的美國著名高爾夫球場設計師布萊恩·科里設計。

球場設計薈萃自然野性、園林景觀、原生態三種風格于一體,54個各具特色的球洞,環繞著石林景觀而建,被譽為“石頭上的果嶺”。這種球場景觀和設計造型,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大師的匠心獨運結合得完美無缺,以一種億萬年歲月形成的神秘力量構成了獨具特色的美和震撼力,讓親歷體驗者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最令人震撼的18洞當屬C場,這是一個純會員球場,也是體現石林景觀特色最完美的一個球場。整個球道全長7528碼,茂密的松樹、高聳的石柱、低矮的石筍以及構成球場特色的綠茸茸的球道和白色的沙坑,組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將人工和自然連接得天衣無縫。

C場最特別、最壯觀的兩個球道,分別是11C和12C。

11C是一個比較短的4桿洞,全長僅338碼,對于許多“大炮型”球手而言,不乏一桿直接攻取果嶺的誘惑。但是這種選擇的風險非常大,因為球道中的一些巖石區域對打球的角度近乎苛刻,稍有偏離,便可能“雞飛蛋打”,球不知飛向了何處。這個球道給人印象最深的倒不是一桿攻果嶺的誘惑,而是其令人叫絕的自然景觀。球道的背景是壯觀的石景,坐落在石峰環繞之中的果嶺,讓整個球洞渾然天成,構成一幅美麗、雄渾的風景畫。

12C則是世界上第一個“石嶼”果嶺,這是一個3桿洞,全長196碼。果嶺的周圍是被石林包圍而不是水。置身于如此壯觀的石景中,讓球手不斷經受著視覺和想象力的沖擊,于此揮桿,有一種與自然圓融共舞的美妙感受。從發球臺到果嶺,還有一條從石林縫隙中開辟出來的步行道,球童帶你由此進入果嶺,別有一番情趣,讓人飄飄然,不知是在凡間揮桿高爾夫,還是在仙境漫步旅游。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