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食安辦公布31批次鎘超標大米名單原產地涉及湖南、廣西、江西、廣東
5月22日凌晨,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公布了廣東省質監局抽檢出的11批次鎘超標大米名單,廣東省工商局抽檢出的20批次鎘超標大米名單。大米原產地包括廣東的佛山、臺山、韶關、樂昌以及湖南攸縣、廣西全州、廣西桂平、江西等地。此前,廣州、順德的監管部門也抽檢發現多個批次的鎘超標大米及米制品。
視頻截圖:央視《新聞1+1》報道鎘大米事件“超標大米:不僅僅是說說的事”。
自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局在5月16日公布查出8批次鎘超標米及米制品后,鎘米事件持續發酵。5月22日凌晨,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網站通報稱,廣東省質監局組織對全省618家大米生產加工企業成品庫房中的大米產品進行抽樣,共有11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8.6%;廣東省工商局共組織抽檢大米342批次,有20批次不合格,合格率為94.2%。
根據廣東食安辦的通報,不合格大米的經銷單位所在地包括廣東省的廣州、深圳、中山等地,大米生產企業所在地包括廣東省的廣州、佛山、東莞、中山、高要等地,大米原產地包括廣東的佛山、臺山、韶關、樂昌以及湖南攸縣、廣西全州、廣西桂平、江西等地。
廣東省工商局共組織抽檢大米342批次,其中重金屬鎘含量項目合格322批次,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圖片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