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福生科造假案處罰:打折的標桿

上市5年,九成利潤造假,證監會終于給萬福生科和平安證券開出史上最貴“ 罰單”。萬福生科案處理是一個標桿,這個標桿的看點在于,“事后認錯態度良好,并承諾給予受害者賠償”后,對當事主體的輕懲。在擺脫權力背書和推進新股改革之間,萬福生科是一個打折的標桿。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金渡江 張明萌

上市5年,九成利潤造假,證監會終于給萬福生科和平安證券開出史上最貴“ 罰單”。 (李勝利/東方IC/圖)

萬福生科案處理是一個標桿,這個標桿的看點在于,“事后認錯態度良好,并承諾給予受害者賠償”后,對當事主體的輕懲。

在擺脫權力背書和推進新股改革之間,萬福生科是一個打折的標桿。

2013年5月10日下午3點30分,證監會發布對萬福生科和平安證券的處罰。對平安證券罰沒7665萬元,暫停保薦機構資格3個月;萬福生科保薦代表人終生禁入證券市場;時任平安證券的幾位高管也被“連坐”。這一系列針對平安證券的處罰被外界稱為“證監會史上最嚴罰單”。

發布會前的50分鐘,平安證券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公布了涉及金額為3億元的“首例券商補償基金”方案。不過,證監會發布會結束不到一小時,華南一家券商投行部董事總經理給南方周末發來了一條短信,“太輕了、太遲了、太短了。”語氣憤懣難平。

彼時,獲知這一消息的華北一家券商投行部高級經理梁新(化名)在自己的微博上寫下了“笑話”二字。“萬福生科不觸及退市條件更是一個天大的笑話,保險集團下屬的券商賠償動作就是超前。”接到南方周末電話時,開頭兩句話顯示出了他復雜的心情。

看來,在市場人士眼中,這個懲罰遠遠難當“最嚴”之名。

補償誠意不足

3億元的補償基金,可謂一箭雙雕。

2013年5月17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表示,將以對平安證券的處理為標桿,對當事主體主動糾正違法違規行為、對主動消除或者減輕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的,應當依法從輕、減輕處理,以此作為給予行政處罰監管措施的重要考量因素。

作為“首例”券商補償基金,平安證券的做法獲得了監管層和不少輿論的支持。但市場人士認為,監管機構之所以從輕處理平安證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