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案例一個小鎮的文化復興

烏鎮是一個“楚門的世界”,沒有原住民,街上沒有超市,看不見當地小孩;街邊的房子都是商店,人們早晨來上班,晚上離開。簇新的烏鎮大劇院,尚有裝修過后的味道。開幕大戲《如夢之夢》在這里上演。顧香蘭一圈圈行走,似乎是《如夢之夢》主題最直觀的表達:世上因果相循,我的夢境里嵌套你的夢境,你的人生里有我的人生。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龍健 葛佳男 陳延舟

烏鎮國際戲劇節期間,西柵景區隨處可見各國的嘉年華表演。但陳向宏強調,戲劇節不是烏鎮的未來,大劇院、木心美術館……都只是他計劃的一部分,他希望烏鎮的孩子從小在這里就能接觸到國際級的戲劇、美術…… (何立斌/圖)

2010年3月15日,建筑師姚仁喜接到導演賴聲川的電話,讓他第二天飛去烏鎮,設計一個現代劇場,這個劇場2011年11月就要投入使用。姚仁喜不喜歡別人告訴他第二天該做什么,況且工期這么短;電話那頭,賴聲川接著說:這里就是“楚門的世界”。姚仁喜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

《楚門的世界》是一部美國電影:楚門從小生活在一個小城里,直到他結婚、生子后才發現,身邊所有的人,包括妻子都是演員,整個城市就是為他建構出來的。

烏鎮西柵老街上的民宿房東曹阿姨沒看過《楚門的世界》。但自從烏鎮變成“我們公司”,曹阿姨的生活確實發生了不小的改變:窗外的西市河曾是臭水溝,現在每天都有木船載著游客駛過;河里已經沒有魚蝦,但街坊扮演的漁夫和鸕鶿依然立在船頭;成家的兒女早已搬出烏鎮,西市河是臭水溝的時候,他們偶爾回來吃飯,現在他們每天都回來吃晚飯,看窗外水一樣斑斕流過的游人。

2013年5月8日,烏鎮國際戲劇節開幕前一天,料理完店里的事情,曹阿姨和店里的老姐妹抽空去看烏鎮大劇院。“明天就開幕了嘛,今天肯定漂亮!”坐渡船、走路、到目的地,在大劇院外面兜兜轉轉一小時,曹阿姨心滿意足?;氐阶约航洜I的民宿,擰開收音機,依舊有滋有味地聽越劇《梁?!?、《紅樓夢》。

民宿天天客滿。戲劇節帶來的不同是客人們紛紛晚歸。5月9日戲劇節開幕,為了給晚歸的客人開門,曹阿姨起夜5次。一個女孩去看開幕大戲《如夢之夢》,回來連說“好看”。與曹阿姨的民宿同在一條街上、賣蘿卜絲餅的老板卻“幽怨”地抱怨:游客都扎堆看街頭的嘉年華表演去了,忘了買餅。

戲劇節為烏鎮帶來熱鬧:烏鎮西柵書場每天下午都有評彈和相聲大會,誰都可以聽,不要錢。如果不下雨,書場旁邊的日月劇場每晚露天放映《南征北戰》一類革命題材老電影。人們在河風的吹拂下,在古老江南民居圍合而成的灰白院落里駐足觀看。

“青年競演”環節開幕,評委們剪彩時才發現沒有任何道具,只好以手比作剪刀,隔空剪彩。晚上眾人歡聚一堂,黃磊(左)、賴聲川在攝影師的要求下,重演這一幕。 (南方周末資料圖)

小鎮建個大劇院,該不該

“一個劇場10萬個螺絲釘,你怎么知道哪個松了,哪個管理環節或者后臺突然出現問題?謝天謝地,這次我們同時開了6個劇場,沒出什么問題。”烏鎮戲劇節藝術總監賴聲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6個劇場中有5個是在原有建筑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賴聲川親自設計改建項目,他攜帶一把尺,紅外線射出去,這把尺能自動計算出被測物體與賴聲川之間的距離。尺子是姚仁喜送的。賴聲川很喜歡,又找了一把,送給烏鎮戲劇節主席、烏鎮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陳向宏。陳向宏也是營造愛好者,事實上,整個烏鎮西柵景區,從街區整體風貌、周圍水系植被配伍,到一棟房子的結構、布局,甚至街邊路燈、商鋪招牌,都出自陳向宏之筆。而西柵是烏鎮戲劇節的大本營。

簇新的烏鎮大劇院,尚有裝修過后的味道。開幕大戲《如夢之夢》在這里上演。演員許晴繞著回字形的舞臺,裊裊婷婷一圈一圈行走,8個小時演下來,許晴在臺上走的路至少有五六公里。戲里,許晴扮演上海灘名妓顧香蘭。顧香蘭一圈圈行走,似乎是《如夢之夢》主題最直觀的表達:世上因果相循,我的夢境里嵌套你的夢境,你的人生里有我的人生。

而大劇院本身,就是一場“如夢之夢”。

回到2010年,姚仁喜接題,為烏鎮建造一座大劇院。這座劇院要能同時容納1200座和600座的兩個劇場。對姚仁喜來說,挑戰在于如何造一座現代化劇院,而不破壞周邊景觀。大劇院選址在西柵主體街區之外的一片桃樹地上,雖有水系植被的間隔,但現代劇場要求至少26米的挑高,對附近兩層的江南磚木結構建筑來說,仍是龐然大物。

姚仁喜的解決之道是讓“大”回歸“小”。兩個劇場“背靠背”共用一個舞臺。平時,一堵隔音墻把兩個劇場一分為二;如有需要,隔音墻打開,兩個劇場合二為一。這樣做,也讓建筑兩邊低矮下來,更接近周邊其他建筑物的高度。

烏鎮是水鄉,陳向宏希望,這兩個背靠背的劇場采用并蒂蓮的造型。姚仁喜把這個要求落實在圖紙上,變成兩個相互依靠的橢圓形水上建筑。

在大元建筑事務所內部,烏鎮大劇院的內外建筑結構,被更多地比喻為蛋黃和蛋殼。蛋黃是兩個橢圓形的劇場。一個外立面涂金箔,一個外立面涂銀箔。兩個蛋殼,一虛一實。虛的用玻璃幕墻,外面飾以木窗花。這些窗花都是業主多年從周邊收集到的老船木。仔細看,上面有蛀孔。實的蛋殼是厚實的京磚砌成的若干片弧形的墻,每兩片墻之間有落地的玻璃窗。近乎矩形的窗框,像一個個巨大的取景框。

烏鎮大劇院土建成本大約1.3億;室內裝修1億;機電安裝1.7億。

戲劇節開幕,質疑聲隨之而來:“花四五個億蓋劇場,每年的維護費不會低于三千萬。在烏鎮,這可能嗎?”“各行各業的人民都在做各種國際大夢……希望不是又花幾億造劇場立牌坊空運幾百個老外上街做狀打鬧,最后做了一個巨大的肥皂泡爆掉。”

“劇場建筑結構跨距大,空間高度高,音效及舞臺設備復雜,公共空間比例也大,單位造價比一般建筑高是正常的。以國際水平的劇院來說,烏鎮大劇院的投資是合理的。”姚仁喜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烏鎮水劇場的所在地,以前是一片甲魚塘。陳向宏改造西柵的辦法是“以舊修舊”。 (黃俊梁/圖)

對哪個導演來說,這都是誘惑

烏鎮大劇院建造過程中,其他五個劇場的改造也緊鑼密鼓地進行。

國樂劇場原是有六百年歷史的老戲臺。戲臺有頂,飾以精美木雕,但觀眾需站在露天看戲。賴聲川決定把它變成一個室內劇場,“既可以演傳統戲,又可以演現代戲。”為此,需要把戲臺下面的觀眾區墊高50厘米,然后再搭觀眾席、搭屋頂。

對賴聲川來說,國樂劇場最不可思議之處是它有一排后門,打開來就是一條河。“這對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導演,都是很大的誘惑。”設想戲在6點半開演。觀眾進場的時候,透過戲劇場的后門看到太陽慢慢下山,余暉籠罩著一條河和河邊的菖蒲。

賴聲川對美國現代劇場教父級人物羅伯特·布魯斯汀和美國華裔劇作家黃哲倫說:“我希望你們的作品在珠寶一樣的建筑里上演。”

“珠寶一樣”的建筑就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