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對豐譯《源氏物語》的意見
豐子愷先生作為翻譯《源氏物語》的合適人選,是毋庸置疑的。就批評資格而論,林文月先生怕是最稱職的,因為大概只有她會以研究者和翻譯家的雙重身份,參照中日文本,結合自己的譯文,判定豐先生的譯本“沒有偷工減料”,是名副其實的全譯本。
責任編輯:劉小磊
豐子愷
因為重印豐子愷先生的譯著的緣故,這些年斷續注意到,一些散漫的議論,拿他譯的《源氏物語》,同林文月先生譯本比較,借著若干明面上的詞句差異,暗示豐先生的翻譯“不可靠”。更有甚者,還以周作人的片言只語為憑據,說豐先生“似尚不明白源氏是什么書也”(1964年7月13日致鮑耀明信),仿佛他翻譯這部名著的資格,竟然也要畫上問號。
事實上,豐先生作為翻譯《源氏物語》的合適人選,是毋庸置疑的。而關于自己和這部名著的因緣,他曾經在香港報端發表過文章。他說:
記得我青年時代,在東京的圖書館里看到古本《源氏物語》。展開來一看,全是古文,不易理解。后來我買了一部與謝野晶子的現代語譯本,讀了一遍,覺得很像中國的《紅樓夢》,人物眾多,情節離奇,描寫細致,含意豐富,令人不忍釋手。讀后我便發心學習日本古文。記得我曾經把第一回《桐壺》讀得爛熟。……當時我曾經希望把它譯成中國文。然而那時我正熱衷于美術、音樂,不能下此決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