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何妨給廣州食藥監局一些掌聲

原產于湖南的鎘大米被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出了,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輿論風暴。本次廣州市食藥監局在輿論推動之下,能繞開“監管者被俘獲”陷阱,雖然只是盡本分,也值得一贊。當然,被動的公布過程也值得反思:在新的食藥監管系統啟動后,“食品安全風險警示信息”或“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處理信息”由新的食藥監管系統發布是否更有效率?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日前公布了第一季度餐飲食品抽檢發現的鎘超標大米及米制品的生產廠家名單,湖南攸縣3個米廠榜上有名。圖為5月22日,攸縣糧農楊子江手捧著自家的稻谷。(新華社記者 白禹 /圖)

“蝴蝶效應”:原產于湖南的鎘大米被廣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抽檢出了,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輿論風暴。2013年5月16日,廣州食藥監局公布今年一季度廣州餐飲環節抽檢情況,其中米及米制品不合格率高達44.4%。這新聞,哪家媒體不搶???但它卻表示具體名單“不方便透露”!接下來在輿論倒逼下它擠牙膏似的公布信息,讓人很不爽。5月20日,連央視也說了:涉及食品安全的信息不公布是犯罪。它成了眾矢之的。

不過,我們可以復盤一下廣州食藥監局信息公開的邏輯,或許會有一些新發現。

問題一:為什么廣州食藥監局最初拒絕公布具體名單?答案在于2010年國務院六部門頒布的《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管理辦法》。根據該辦法,縣級以上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