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中國海外投資需惡補“社會責任”課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已經到了樹立品格的階段,而履行社會責任構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2013年,中國商務部和環境保護部聯合發布《對外投資合作環境保護指南》,這是中國政府第一次試圖用國內文件的形式對中國資本提出社會責任方面的約束。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中國似乎有了新的、向西方先進經驗學習的迫切需要,那就是在對外直接投資時,要盡快補上社會責任這一課。

對外直接投資,是指投資者以控制企業全部或部分產權、直接參與經營管理為特征,以獲取利潤為主要目的的資本對外輸出。通俗地說,就是拿中國的錢去國外建廠或收購現成的企業。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歷史不長,滿打滿算35年。1970年代末從零起步,至2012年對外直接投資額已超過600億美元,2012年當年更是超過日本,名列世界第五。但亮麗的數據背后還有一個略顯尷尬的現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交了巨額學費。而且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收益水平至今沒達到世界平均水平。

事實上,在對外投資方面,中國已經不是第一次提出向西方學習。上一次,是在走出去頭些年。第一次與國際同行同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