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西方聽得懂的方式講話 李克強在德國
李克強贏得了多達三十五項的中印聯合聲明、中瑞即將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希望對話解決中歐貿易摩擦的公開表態。不過,對于中國這一屆政府的外交考驗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張哲
2013年5月26日,德國總理舉行歡迎儀式,歡迎李克強。
中國新總理的出訪并不像事后人們看到的那么輕松。
2013年5月19日,李克強抵達自己作為總理首次出訪的第一站——印度。除了超過40攝氏度的高溫,僅僅十多天前,兩國軍隊還在邊境對峙。雖然時機略顯尷尬,但李克強給挑剔的印度媒體留下了足夠積極的印象。有關李克強在印度總理辛格為他舉行的歡迎儀式上,應印度記者要求拍照,用英語詢問“握手的照片能做頭條嗎”的相關細節,被諸多媒體報道轉載。
除了印度之外,還有正在發生的中歐貿易摩擦。這一次,歐洲人似乎迫不及待要制造一項中歐貿易交往的紀錄,一項懲罰中國的紀錄,盡管這個紀錄一定會讓雙方很受傷。即使在氛圍相對輕松的巴基斯坦和瑞士兩站,李克強也多次對媒體表示,希望世界以“平和心態”看待中國。
毫無疑問,新一屆中國領導人正在面對一個心態更加復雜的世界,一些國家在將中國視為合作伙伴還是競爭對手的問題上舉棋不定。正因為如此,李克強此次出訪不僅是在履行禮儀、簽署協議、展現風采,還要解決眾多實實在在的問題。
好消息是,李克強贏得了多達三十五項的中印聯合聲明、中瑞即將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希望對話解決中歐貿易摩擦的公開表態。不過,對于中國這一屆政府的外交考驗才剛剛開始。
在歐洲“救火”
2013年6月6日,歐盟委員會將對是否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47%的懲罰性關稅進行最終表決。這是李克強首次出訪必須面對的一塊硬骨頭。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數據,歐盟2012年啟動的針對中國光伏企業的反傾銷、反補貼(下稱“雙反”)調查是中國迄今為止遭遇的規模最大的貿易訴訟,涉及兩百多億美元的出口額、數以千計的企業和四十多萬中國人就業。2013年5月中旬,歐盟委員會又表示將對華為、中興兩家中國公司“原則上”啟動“雙反”調查。
“李克強到訪德國很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