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視劇《紙牌屋》與西方政黨政治 黨鞭:一切為了黨的利益

《紙牌屋》劇情充滿戲劇化因素,甚至被中國觀眾戲稱為“白宮甄嬛傳”。但其中關于國會事務運作的流程和黨鞭日常工作的細節等,卻一點不夸張。真實生活中,國會山上的幾位黨鞭,每天都在做著同劇中安德伍德類似的工作。黨派政治利益凌駕于人民福祉之上的現狀,黨鞭“功不可沒”。

責任編輯:張哲 實習生 郭琛

《紙牌屋》劇照。凱文·史派西所扮演的男主解弗朗西斯·安德伍德。 (南方周末資料圖)

演員凱文·史派西成為了美國政治圈的紅人。他主演的電視劇《紙牌屋》(House of Cards)大紅大紫,他在劇中扮演的角色弗朗西斯·安德伍德深入人心。

“紙牌屋”的命名,除了表面上比喻由紙牌搭造的“建筑”之脆弱,更多地是為了點明劇情主題。“House”在美國是眾議院的代稱。“眾議院的紙牌游戲”,顧名思義,劇情圍繞眾議院和華盛頓的其他權力機構展開,描寫了大量見不得光的權力游戲。

隨著無數引人入勝的“政治梗”被美劇迷們津津樂道,一個政治詞匯也一齊進入中國觀眾的視野——在該劇中,史派西飾演的男主角安德伍德的身份是眾議院中民主黨的“黨鞭”(Party Whip,有時也被譯作“督導”)。

那么,究竟什么是黨鞭?

“白宮甄嬛傳”?

劇中的安德伍德政治手腕純熟老到、為人冷酷無情。他不僅可以幕后操盤、掌控本黨議員的投票走向,甚至還能用盡渾身解數,左右國會與白宮的博弈、按自己的需求制定國家政策。黨鞭把政黨對國家政策的影響力在劇中發揮到了極致。

但究其源頭,“黨鞭”的說法源自打獵術語。在英格蘭地區古老的獵狐活動中,專門有人站在大群獵狗后面揮舞鞭子,給狗群指出追獵的方向,并不時地讓一些“溜號”的獵狗重回隊伍。這個在打獵中負責保持獵狗隊形的人被稱為“鞭手”(Whipper-in)。日后,當議會黨團需要設置一個維護黨內團結、讓本黨黨員們在議會的博弈中“保持隊形”的職位,人們便將它稱作“黨鞭”。

“黨鞭”最初出現在17世紀的英國議會系統中,到19世紀末,美國國會兩黨借鑒英國的經驗,開始陸續在參眾兩院中設立這個職位。

1897年,明尼蘇達州共和黨議員詹姆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