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暢銷的電動車是如何造出來的特斯拉傳奇
特斯拉在2013年第一季度成了世界矚目的電動車新星,使人們對一度偃旗息鼓的電動車行業重新燃起了希望。而它的成功,既來源于其在電池技術上的突破,也得益于其創新的造車思維——從豪華電動車入手,自上而下。有人說特斯拉是汽車業的蘋果,也有人說它是汽車業的谷歌,當然也有人在等著它破產,但這位年輕的后輩確實甩開了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燃油汽車企業,成為電動車革命的引領者。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石曉霞
2012年6月22日,美國加州Fremont的特斯拉工廠,公司生產的全新電動車系列“Model S”首輛電動跑車正式交付。特斯拉公司CEO穆斯科出席首發儀式。
特斯拉在2013年第一季度成了世界矚目的電動車新星,使人們對一度偃旗息鼓的電動車行業重新燃起了希望。而它的成功,既來源于其在電池技術上的突破,也得益于其創新的造車思維——從豪華電動車入手,自上而下。
2013年5月即將過去,特斯拉的電動車卻遲遲沒來中國。
特斯拉此前宣布將于2013年春天在北京開業的電動汽車經銷店,并沒有如期開業。特斯拉汽車亞太區公關負責人Atsuko Doi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CEO埃隆·穆斯科(Elon Musk)和管理層正忙于滿足預訂客戶們的訂單——他們中有些人已經等了兩年多,“我們不得不首先向他們交車”。
盡管成立不到10年,先后不過推出2款電動汽車,一共交付用戶約1萬輛(截至2013年第一季度),但在2013年5月初,特斯拉宣布其2013年第一季度首次盈利后,一時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近一個月內,它的股價漲了約80%,正在向100美元沖刺,市值突破100億美元。
2013年第一季度,特斯拉一共賣出了4750輛Model S,成為第一季度全世界最暢銷的電動汽車。
幾乎全世界汽車業和資本市場的人士都在興奮地談論它。在美國電動車三劍客(Fisker、Coda和Tesla)之中,特斯拉成為唯一的希望——Coda在2013年5月1日宣布破產,Fisker由于破產的威脅而在積極尋找投資人。
有人說特斯拉是汽車業的蘋果,也有人說它是汽車業的谷歌,當然也有人在等著它破產,但這位年輕的后輩確實甩開了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燃油汽車企業,成為電動車革命的引領者。
硅谷小子大戰底特律巨頭
特斯拉最初的創業團隊主要來自硅谷,用IT理念來造汽車,而不是以底特律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廠商思路。因此,特斯拉造電動車,常常被看做是一個硅谷小子大戰底特律巨頭的故事。
1990年代末,通用汽車研發出EV-1,并作為第一款量產電動汽車投放市場,這款車其貌不揚,續航里程140公里,由于投入與產出比不高,在生產了二千多輛之后,通用汽車于2002年宣布放棄。
此事讓通用汽車背上了罵名,一部名為《誰殺死了電動汽車》的紀錄片更是讓此事廣為流傳。
事后,參與EV-1項目的工程師艾爾·科科尼(Al Cocconi),在加州創建了一家電動汽車公司AC Propulsion,并生產出僅供一人使用的鉛酸電池車T-Zero。
AC Propulsion公司的經營陷入困境時,一名來自硅谷的叫做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的工程師為之投資了15萬美元。作為交換,他希望科科尼嘗試用數千塊筆記本電腦的鋰電池作為T-Zero的動力。換用鋰電池后,T-Zero行駛里程超過了480公里。
艾伯哈德勸說AC Propulsion公司為他造一輛這樣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