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帝有這樣一位岳父——重新解讀甲午戰爭中的一段重要歷史
慈禧太后強迫光緒帝選擇桂祥之女為皇后。光緒帝很生氣,稱病不出席謝婚宴不說,還委派老岳父在甲午戰爭中親自帶兵上前線。慈禧太后為了報復,將瑾妃、珍妃革去妃號,痛打一頓。帝后沖突終于不可避免……
責任編輯:劉小磊
左三為慈禧太后,左六為光緒皇后隆裕,左一為瑾妃。
慈禧太后強迫光緒帝選擇桂祥之女為皇后,埋下了帝后沖突的隱患。光緒帝很生氣,稱病不出席謝婚宴不說,還委派老岳父在甲午戰爭中親自帶兵上前線,對老岳父的不友善,對慈禧太后包辦婚姻的不滿,于此表露無遺。慈禧太后為了報復,將瑾妃、珍妃革去妃號,痛打一頓。帝后沖突終于不可避免……
晚清距離現今并不遙遠,但是,有許多重要的歷史情節至今還是撲朔迷離,真相莫辨。不少重要的人物,至今史家還很陌生。試舉一例,光緒二十一年十月二十八日傍晚,中南海的儀鸞殿內燈火輝煌,氣象森嚴。慈禧太后盛怒之下,痛責二妃。據梁啟超在《戊戌政變記·二十年以來廢立隱謀》中記述:西太后剪除皇上羽翼,“將瑾妃、珍妃革去妃號,褫衣廷杖,妃嬪而受廷杖,刑罰之慘,本朝所未聞也。二妃之兄志銳,因為皇上所信用,謫之于烏里雅蘇臺,至今未蒙召還”。
梁氏所記是否真實?慈禧為什么在要對珍瑾二妃大打出手?究竟是誰的過錯?紫禁城的高大城墻阻礙了人們的視線,如此重大的事件,其真相至今還在云里霧中。近日筆者披閱舊檔,才稍稍厘清了其中的來龍去脈。其實,此事涉及一個被人們忽略的人物,他的名字叫葉赫那拉·桂祥。
慈禧太后的親兄弟
桂祥的家位于方家園十一號,是北京東城很有名的處所。清王朝最后兩位皇后慈禧、隆裕的娘家都在這里,故有“鳳凰窩”之稱。桂祥是晚清政治舞臺上一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他有兩個姐姐:一個是慈禧太后,另一個是醇親王奕譞的福晉。桂祥有三個女婿,一個是嘉慶帝第五子綿愉的長孫輔國公載澤,另一個是皇室近支載澍,還有一個,是光緒皇帝。換句話說,桂祥還是光緒皇帝的老岳父。像這樣與皇室有著密切關系,身上披著如此眾多光環的人物,在整個北京城實在是很難找出第二個??上?,這樣一個人物居然沒有引起歷史學家的興趣。相反,晚近以來的小說、野史,倒是有不少描述桂祥的。但小說家往往信口開河,是無法探知桂祥此人在清宮帝后沖突中的奧竅的。
桂祥的大姐慈禧,于咸豐元年(1851年)應詔選秀女,次年即被選在君王之側。年輕貌美、富有心計的慈禧成了咸豐皇帝的掌上明珠,寵愛有加。咸豐六年三月二十三日,慈禧為皇帝生了皇長子載淳。數年后,咸豐病逝熱河,載淳繼位。從此,慈禧母以子貴,大權獨攬,宮里宮外,說一不二,桂祥的好運隨之而來。
同治十三年十月初十日,是桂祥改變命運的日子。這一天是宮里慶賀慈禧過四十壽辰的日子。于是,她授意自己的兒子同治皇帝,將其三位舅舅,在同一天破格封賞。其中,老大照祥授御前侍衛,桂祥、佛佑均著授予侍衛,在乾清門當差。
御前侍衛與乾清門侍衛,是滿人中最肥的差缺,這種侍衛大多是選拔滿蒙貴族的子弟擔當,并不需要有多少文化,多大能耐。由于他們在皇帝身邊當差,非但待遇優厚,而且能優先提升。清朝歷史上許多叱咤風云、出將入相的滿人高官,如和珅、肅順等,無一不是御前侍衛出身。但是,像桂祥那樣,三兄弟同一天都當御前侍衛的,非常罕見。慈禧把自己的三兄弟安排在御前侍衛的位置上,原本是想讓他們有一番作為,可惜未能如愿以償。
桂祥入宮當乾清門侍衛不久,他的外甥、十九歲的同治皇帝,因天花而匆匆辭世。貪得無厭的慈禧為了使大權不致旁落,又將自己妹妹的年方四歲的兒子載湉,由醇親王府接到宮中,繼承皇位,而她自己則繼續垂簾聽政。桂祥亦由御前侍衛迅速高升。到光緒十年,桂祥已經擁有了副都統的頭銜,其弟佛佑,則被賞給頭等侍衛。
慈禧強行做主,桂祥之女入主中宮
光緒十四年四月,桂祥當上了正紅旗護軍統領。此時,光緒皇帝已經成了一個風度翩翩的少年君王。是年十月,紫禁城里舉行了一場規模宏大的選秀女活動,狡詐的慈禧生怕皇帝親政后自己無法控制政權,于是又在后族身上打主意,將桂祥的女兒靜芬梳妝打扮,送進了候選秀女的行列。
此次選秀女本來是給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