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不罵幫助過自己的人

翁文灝決定回國時,他的老朋友邵力子曾轉達過周恩來總理對他的一個指示。當時讓翁文灝最為難的就是這邊一定要讓他罵蔣介石
新思想舊習慣
謝泳專欄


  胡適晚年和胡頌平談起翁文灝,有一點微詞。大意是說翁文灝對他手下的人太過苛刻,胡適特別提到吳景超曾說翁“太難服侍”。胡適和翁文灝是老交情了,但最后對歷史的判斷卻很不相同,胡適的日記中也記載過:1948年,在國民政府最困難的時候,翁文灝顯得很煩躁,曾說過這么個爛攤子落到了我身上一類的話。翁文灝當時是行政院院長。后來他對蔣介石失望,選擇了回到中國大陸來。當時他是新華社公布的43名戰犯之一,位列第12位。翁文灝先到了法國,1951年1月,又由法國轉英國回到了中國。
  翁文灝回國的時候,已經62歲了,確有葉落歸根的心理。那時他的父親和大兒子也在大陸。翁文灝的小兒子曾在空軍服役,抗戰時在桂林犧牲,翁文灝對自己的長子翁心源最是喜歡。公平地說,在翁文灝回國的問題上,當時這邊的態度還算不錯。
  翁文灝雖然有很多缺點,但是他們那一代老知識分子,對國家的感情很深,在他們身上,有許多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美德。
  按說翁文灝選擇回到中國來,對當時的蔣介石打擊很大。雖然從政治方面來說,翁的選擇已表明他和蔣已經決裂,但他對蔣的人格還保持尊重。他回到大陸來,按當時的情況,他其實非常為難,因為在他回國的條件中有一條是:“必須劃清界線,譴責蔣介石反動集團?!?BR>  這個條件對一般人來說不難做到,人家讓怎么說就怎么說吧!但對像翁文灝這樣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內心是最難以接受的,因為蔣曾經對他有知遇之恩。翁文灝決定回國時,他的老朋友邵力子曾轉達過周恩來總理對他的一個指示。當時讓翁文灝最為難的就是這邊一定要讓他罵蔣介石,但翁文灝給邵力子回信,要求自己在聲明中只做自責,不能罵蔣。(參閱李學通《書生從政──翁文灝》第284頁,蘭州大學出版)
  中國傳統文化很講究知遇之恩,因為人生總有第一推動力,世界上沒有所謂應該的事,一個人再有才能,他還得遇到機會。給你機會并幫助過你的人,在人的一生中最為重要!西方人講的是“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雖然不錯,但這句話常常成為背叛恩情的一個借口。我還是感覺中國傳統在這方面更近人情,因為“真理”是抽象的,而“吾師”卻是具體的,在這方面最能考驗一個人的品質和道德。前一段讀過一本《廢名年譜》,其中也有很多感人的細節。周作人是廢名的恩師,周作人當年從監獄出來后,最關心他的是廢名,在這種師生關系之中,有許多超越現實政治的東西在其中。
  記得曾讀過龔育之先生一篇談論胡適的文章,其中也提到過一個細節。他記得汪子嵩曾和他說過:當年賀麟留下時特別表明“他不能公開責罵蔣介石”。因為賀麟早年曾給蔣講過黑格爾,抗戰時期,賀麟為實踐學術救國理想,曾在中央政校授課,受到蔣介石的專門約見,并接受過蔣的資助,創立“外國哲學編譯委員會”,出版過一些西方哲學著作。
  中國老輩知識分子思想很新,道德很舊——講究禮義與仁愛,講究誠信與道統,并貫穿自己的一生。中國傳統文化中“士為知己者死”的風習,轉化到他們身上,內化為一種道德力量。雖然后來在相當長時間內,不能公開表現,但在他們內心卻有一個絕對的標準。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