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顥:禮物

  10年足以在這種關系中投影出自我的期許,以及對光陰的態度。它是人生的一件禮物


 

 

白鹿鎮的小學放學,接送孩子的都是母親,鎮上的男人很多都出去打工了

 

 

白鹿鎮的發廊里掛滿了女明星的照片,鎮上經濟不好,發廊的生意也很差

 

    我正在去白鹿鎮的路上。
    十年前的今天我剛從那兒回來,十年后的今天我剛剛啟程,十年的時間似乎只相差了一個星期,一張周報距離。
    從廣州到成都,從成都五塊石車站坐上慢車,到彭州,再坐上更慢的車,到一條通向山里的公路的終點站,在一個簡陋的但是傳出圣樂合唱的教堂門口下車,然后就會聽到對面殺豬場蒸氣騰騰里傳出的熟悉的慘叫。
    就是它了。十年前,在下車的一瞬間,我們建立了一種美好的關系,一個熟愛鄉土中國的記者,一份傳遞本土價值觀的報紙,和一個在未來十年被不斷挖掘出各種故事的小鎮。
    對于我來說,它就像一個朋友,偶然認識,但又似乎非常熟悉,無論是難得的見面,還是從別人那里聽說到它,總是充滿了一份親切與期待。
    《這兒·那兒》,當我確定做這個選題的時候,我和那個時期的優秀的同事們約定的時間是十年。無論如何,十年的樣本對于以記錄中國為使命的報紙來說,也只是一個基礎。
    但對于一種感情來說,它顯得醇厚而無私,十年足以在這種關系中投影出自我的期許,以及對光陰的態度。它是人生的一件禮物。
    因為截稿時間的關系,我未能及時記錄下自己看到的十年后的白鹿鎮,但這樣也好,十年的若有若無的掛念,我擔心自己已不能準確而客觀地描述它。沒有了工作任務的壓力,就當去看一個朋友吧。
    或者,是去看十年前的自己。
    去惟一的小街上漫無目的數一數人頭,去盯著惟一的郵箱發發呆,去教堂里聽聽那些五音不全的村民用四川話唱圣歌,去河邊試一試冬天的水溫,去看看打鐵的小屋四濺的鐵花,去人家里喝一杯用山上的樹葉泡出的茶水……
    或許,這一切都還在吧。
    想起昨晚上聽到的老歌:“讓我再看你一眼,看你那含著淚水的眼?!?BR>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