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 白鹿鎮

  采訪時間:2003年12月15日-17日

 

  12月15日,星期一,上午10點30分,白鹿鎮逢單趕場的日子。    正是人多車擠的時候,卻不嘈雜,惟一的一條主街道兩旁駐扎了很多賣菜的小販,攤主也不吆喝,只抄了兩只手在胸前,氣定神閑地望著路過的行人。肉檔很多,都是豬肉,用黑色的鐵鉤掛了,一塊塊大小不一地晾在木架上。
  5年前,白鹿鎮的豬肉絕少注水,現在不同了,據鎮政府食堂的廚師說,那些肉檔里只有兩家是正宗的,“其他的你可別買!”
  蘇崇能仍然在鎮中心十字街頭賣面條,價格依然是1.5元一碗。對面雜貨鋪賣的棉鞋前幾年價格基本穩定在13-28元一雙,今年略降,稍好一點的只賣12元。
  易延容的郵政代辦點原本緊靠著鎮信用社,可如今那里已經掛上了“宏大影碟圖書行”的招牌。
  尋了半天找不到她,便拉住一個人問,他扭頭一指,只見一個女子懷里抱著一封EMS特快,不緊不慢地從鎮政府門口踱下來,正是易延容。
  往年的紅色風衣換成了墨綠色,臉頰還是豐滿,掛著常見的微笑,頭發盤了一個髻,下身穿了一條灰白相間的花格子直筒褲。
  易延容的郵政代辦點今年搬家了,搬到了鎮政府院內的一間小房子里,只有一張陳舊的辦公桌,一個書柜,看起來也年代久遠。
  鎮黨委副書記周德順解釋說,原郵政代辦點的房子產權歸鎮政府,郵政新興鎮支局在白鹿設的這個代辦點屬于有償使用,但多年來沒有交過房租,因此鎮政府今年就把房子出租給了鎮上的個體戶。但郵政支局的官員還是不愿意另租場地,“他們說,如果鎮上不解決,就把這個點停了”,鎮政府對此也無可奈何,只好弄了這間房子。
  易延容顯然對新辦公室不太滿意,“破破爛爛的,沒有原來的體面?!?BR>  今年中央大力整頓報刊市場,堅決制止報紙亂攤派,易延容的“任務”相對于往年減輕了不少,目前上級有明確征定要求的報刊有四份,分別是人民日報(15份)、求是雜志(3份)、四川日報(27份)和四川農民日報(34份),由于有鎮政府的協助,很快就完成了。支局給她的個人征訂指標是:參考消息(8份),半月談公開版(1份)、健康文摘(2份),也基本完成,可這些報刊的征訂費用算下來也有近1萬元。
  此外,她還要負責銷售20份賀年卡(每份1.2元)。
  每年歲末,是易延容最忙的時候,到了12月下旬,也已接近尾聲了。
  黃昏,成都也是白鹿鎮每年冬季最為常見的天氣,多霧而陰冷。
  易延容坐在二嫂開的理發店里和幾個鄰居圍在火爐邊取暖,一個中年女人說,自從去年易學了美容后,她的穿著明顯“提升了一個檔次”。
  她笑著不說話。問起婚事,她也是笑而不答。
  后街的房屋街道還是那樣干凈,幾乎沒有什么變化,那些早已無人居住的木制閣樓外墻上涂寫的毛主席語錄清晰可見。
  新街上則矗立起一座座嶄新漂亮的住宅樓,小易說,那都是在山里種黃連發了財的農民花錢蓋的。
  可以入藥的黃連是白鹿的特產,多年以來每斤的價格始終維持在60—120元,今年的價格是60元。周德順說,一般黃連每畝產量為300斤,每畝的收益在1.8萬元左右,山上的村民每家種十幾畝的很多,辛苦一年,收入二三十萬是很正常的事情。
  因此,白鹿鎮的百姓其實并不貧困,在山里種黃連的人家甚至比鎮上做生意的個體戶還富裕。今年全鎮農民人均收入為3445元,在成都市排第一位。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周德順說,如今鎮上的青壯年人很少去外地打工,“如果他們下點力氣在山里種黃連,掙的錢只多不少?!?BR>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項目開發已經正式啟動,而且成為彭州市對外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之一,在靠近塘壩子的山下則建起了“龍門山森林公園景區管理處”,鎮政府做“旅游強鎮”的規劃也未改變,但對白鹿鎮而言,一切還是美好藍圖的開始。
  龍門山國家地質公園項目的啟動使一些嗅覺靈敏的商人找到了機會,雖然金橋度假村因為修路而暫時停業,但老街對面的山上又一家度假村正在加緊施工,準備明年5月開業———每年6—10月是外來游客到龍門山度假避暑的旺季,據說金橋的生意今年夏天相當不錯,白鹿鎮的旅游經濟已經開始萌芽了。
  白鹿書院的修復計劃似乎遙遙無期,依然荒草萋萋,一派蕭條。
  夜宿誼園,鎮上丁大爺開的一間農家旅舍,在他家烤火取暖的一個鄰居仍把白鹿書院叫作上書院,“不修太可惜了,那可是八國聯軍對咱中國進行文化侵略的地方??!”
  深夜,萬籟俱寂。
  不時有運煤車轟鳴而過,易延容應該已經熟睡了吧,明天上午,她還要推銷剩下的那十幾份賀年卡。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