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我童年的樂園
現在,我來到城里求學,童年的快樂記憶一直都在。只是我記憶里的樂園早已變了樣。村子旁邊開始有了工廠,高高的煙囪每天吐著濃濃的黑煙。連那條河也被污水染整了灰色,夾雜著一股惡臭。沒有魚,沒有水草,更沒有嬉戲聲,熱鬧的小河死一般的寂靜。那片蛙聲,也只能在夢里飄過了。
我是九零后,生在農村。童年的我沒有什么玩具,父母也不會整天寶貝寶貝的喊我。他們忙著地里的農活。我便和小伙伴成了“野孩子”。童年的記憶便留在了那片郁郁蔥蔥的陰涼里。
在我家前面不遠處,跨過青幽的麥田,一條十幾米寬的河靜靜的穿過村子,如白絲帶般嵌在兩岸的楊樹中間,這條河是和鄰村的分界線,更是我童年的樂園。
夏天的中午,我都蹲在門口托著腮等下地的父母回來。爸爸回來后,自覺地朝河的方向走去,我就斜套著三輪車的內胎,屁顛屁顛的跟在后面。還沒見著河,遠遠地便聽見亂糟糟的吵鬧聲,就知道有人早到了。一見著河的邊兒,興沖沖的奔過去,然后踉蹌蹌的倒在水里,清凌凌的河水透心兒涼。借著“游泳圈”的浮力,肆無忌憚的撲騰。有時候,為了顯示自己的本事,我和小朋友比賽,看誰鉆進水里憋的時間長。吸足一口氣,把頭埋進水里,使勁往下沉。后來就大著膽子在水里睜著眼睛,水是翠綠翠綠的,偶爾還能看見小魚苗在你眼前游,伸手去抓,淺尾一搖,靈巧的躲開了。腳下的泥沙,細細軟軟,很舒服。有時候,躺在太陽下,讓小伙伴把泥沙往身上堆,閉著眼睛,一副曬日光浴的樣子。等到大人喊我們回家,跳進水里,扎個猛子,濕漉漉的留下一串水印。人還沒到家,衣服就被曬干了,身上還帶著一股河水的腥味。大人習慣了,也不罵。
到了晚上,每個人拿一只手電筒,拎一個小罐兒去河邊樹上找“牛兒”(蟬的幼蟲)。于是,余熱未消的夜里,無數瑩瑩閃閃的光在跳動。人總是比“牛兒”多,所以一旦找到,便覺得很光榮,其他小伙伴也會過來圍觀。等到“牛兒”攢到夠吃的了,大人就會用油給炸一下,就是一道美味。
晚上睡覺,河里的那群青蛙就像開演唱會一樣叫個不停。我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靜靜的聽著,不知道什么時候就睡著了。每年的夏天大都是這樣度過的。
等到了冬天,小河結冰了,我跟著大人去挑水,事先有人在冰面上鑿開一個大窟窿,透過去,直見到河底的水草,像是水晶球里的點綴。順著窟窿的邊,掰一塊冰,透亮的能照見陽光。使勁咬一口,刺骨的寒,冰冰的,甜甜的。
現在,我來到城里求學,那些記憶也越來越遠。但那些記憶一直都在。只是我記憶里的樂園早已變了樣。
村子旁邊開始有了工廠,高高的煙囪每天吐著濃濃的黑煙。連那條河也被污水染整了灰色,夾雜著一股惡臭。沒有魚,沒有水草,更沒有嬉戲聲,熱鬧的小河死一般的寂靜。那片蛙聲,也只能在夢里飄過了。爸爸告訴我,現在連澆地都成問題了,澆了污水的麥子長的沒有生命力的枯黃。再也沒有人挑著吱扭扭的桶去河里擔水。每每聽到這些,心里像失去了什么,隱隱的痛。
沒有人會拒絕藍天白云,青山碧水,只是在誘惑面前,我們失了原則。我們追求經濟,追求現代化,但與此同時我們失去的更多。
周末,帶著你的孩子,家人,走進大自然吧,去感受那份鳥語花香。這種對大自然的愛就會在小孩兒心里生根發芽,隨著他們成長。我想真正愛一個東西,你是不會忍心去破壞她的。我們缺乏環境保護意識,或許是因為我們對她從來沒有感情。在某種程度上,意識這種東西,比法律更有力量。
希望有一天,那條淺淺的河,不只流過我的童年,也能流過你的心田。同呼吸,共奮斗,我們一起努力!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