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翻譯中華文明的核心詞
就當下而言,即使是最有教養的西方人都沒有聽說過“ren”(仁),“datong”(大同),“tianxia”(天下)和“tian ren he yi”(天人合一)。如果中國不把她的專屬詞匯擺到臺面上來,所謂文明之間的對話,將永遠是西方的獨白。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呂欣
對我的同事們在翻譯時幾乎完全拋棄中文原意而采用外國表達的做法,我經常感到困惑不解。
就當下而言,即使是最有教養的西方人都沒有聽說過“ren”(仁),“datong”(大同),“tianxia”(天下)和“tian ren he yi”(天人合一)。
在我看來,目前中國最大的挑戰,不僅在于在自由、經濟和人力資源等方面與西方國家的競爭,也在于能否用中國人的方式重新參與世界歷史,在此過程中,使用中國術語是通往這個目標的必由之路。
子曰:“名不正,則言不順”。但現在幾乎所有表述中國思想詞匯的國際標準譯法都采用了意思相近的西方術語。這樣做,事實上扭曲了這些詞匯的原本含義。
中國并不是現代歷史上第一個“崛起”的國家,但卻是唯一一個其語言不采用字母符號的國家。到目前為止,中國還依賴于兩種西方的羅馬拼音系統:韋氏拼音和漢語拼音。雖然有一些中國的概念,比如“Yin Yang”(陰陽)和“Kungfu”(功夫)被西方語言吸收并被他們的人民所接受,但這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