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愛面前,所有人都必須跪下”音樂劇《倉央嘉措》的加減法
2013年6月1日晚上七點半,音樂劇《倉央嘉措》在北京柏拉圖劇場進行本輪最后一場演出。這個300人的小劇場座無虛席,沒有人在意簡陋的舞臺布景,以及一看預算就很低的道具。導演曹禪說:“我只想做減法,拿掉能拿掉的?!?/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李宏宇 實習生 葛佳男 陳延舟 龍健
西藏百姓與清兵奮勇作戰,倉央嘉措為藏民摸頂祝福。導演曹禪也特意設計了他為清兵摸頂的細節,在她眼里,這位活佛“甚至理解自己的敵人,原諒自己的敵人”。
時間倒回三百年,18世紀初的拉薩,倉央嘉措23歲,他正和心愛的女子熱戀著。舞臺上,一隊身著西藏服裝的少年載歌載舞,唱的是極具現代感的通俗歌曲:“這是我們的世代,我們蹣跚走來。”
突然全場燈光變暗,一束白光打在舞臺中央一個少年身上。音樂換成節奏與鼓點,少年開始跳機械舞。全場沸騰,臺下響起一陣口哨。
2013年6月1日晚上七點半,音樂劇《倉央嘉措》在北京柏拉圖劇場進行本輪最后一場演出。這個300人的小劇場座無虛席,沒有人在意簡陋的舞臺布景,以及一看預算就很低的道具。
演員平均年齡不超過22歲,導演曹禪23歲——和劇中的倉央嘉措恰好同歲。她同時也是這出劇的作曲、作詞、編曲、演奏、制作……她2012年從斯坦福英美文學系畢業,此前她一手全包的英語音樂劇《時光當鋪》已經進行了全球巡演。
《時光當鋪》包裹著溫哥華華人歷史、美國“9·11”事件以及汶川地震。種族、傷痛治愈、土地、死亡等等關鍵詞交錯在一個劇中,“背著很多包袱”。
而《倉央嘉措》,曹禪肯定地說:“我只想做減法,拿掉能拿掉的。”“Humanize a whole region and culture(人性化一個地區和一種文化)”,她拿過記者的筆記本,用力地在紙上寫下這幾個英文單詞。
愛情只是個突破口
1697年,14歲的倉央嘉措被送入布達拉宮,正式受戒。正值青春期,倉央嘉措早已沾染了人間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