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真】我的農場
再次回到這個地方,我出生、成長的農場,記憶的觸角伸向過去,而我自己,卻不可抗拒地被時代的大潮推擁著走向未來——每個人皆如此,每個人都相信未來勝于過去——我也是。
責任編輯:李楠 馮飛
冰凍的渤海邊,我的小學老師李延年拉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他和父親在青島時就是鄰居,穿中山裝是他的習慣,蘇聯歌曲他拉了一輩子。
再次回到這個地方,我出生、成長的農場,記憶的觸角伸向過去,而我自己,卻不可抗拒地被時代的大潮推擁著走向未來——每個人皆如此,每個人都相信未來勝于過去——我也是。
我的家在山東東營黃河口的黃河農場,向東十幾公里就是大海,我在這里出生,十八歲當兵離開了她,走時沒什么留戀。如今,年過不惑,反而懷念起在這里生長、生活的時光——清苦而單純,平淡而安詳。
國營黃河農場1956年成立,隨形勢發展幾經變革易名,歷經“五七”農場、生產建設兵團、軍管、“五七”干校時代。1962年到1972年間從青島、濟南、淄博招收知青和兵團戰士七千余人,我的父母就是1962年第一批來到這里的知青。上世紀八十年代,伴隨改革開放,中國進入史無前例的現代化、城市化的高速發展之中,農場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