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做了哪些科學實驗?
“神舟十號”共承擔了三十余項科學實驗,是神舟九號的兩倍多。一些在地球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到了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之下就迎刃而解了。此外,神舟飛船上的許多空間科學實驗都與人體密切相關。
責任編輯:朱力遠
2013年6月13日13時18分,搭載著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號飛船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
“神舟十號”共承擔了三十余項科學實驗,是神舟九號的兩倍多。一些在地球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到了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之下就迎刃而解了。
“神舟十號”發射之前,全體總裝和測試人員按照慣例在飛船前合影。這一次,他們排列出了阿拉伯數字“10”的圖案,并在其中別具匠心地用橘紅色工裝拼出了一個“人”字。他們口中喊出“十戰十捷,十全十美”。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新聞發言人武平說,“神舟十號”飛行任務的性質是應用性飛行,將為在軌運行的“天宮一號”提供人員和物資運輸服務,同時也更加注重為空間站建造積累經驗。與前兩次任務相比,“神舟十號”更加注重驗證和鞏固交會對接技術。
從單純載人飛行,到多人多天飛行、出艙活動,以及自動、手控交會對接等,中國的載人航天技術得到積累和驗證。同時,每一次任務中都會開展一些科學實驗,它們也成為神舟飛船執行任務過程中十分有趣的部分。
解答科學爭論
對于科學家來說,一些在地球上解決不了的問題,到了太空的微重力環境之下就迎刃而解了。
在研究植物的時候,植物學家們早就發現,植物在向上生長的過程中,其頂端是擺動著上升的。人眼直接觀察很難看到植物這種相對緩慢的運動,但是用延時攝影技術拍攝下來就很明顯了。對于這一現象的解釋,長期以來存在兩種假說。
最早提出解釋的是達爾文,他認為這種運動是植物內在的行為。但是瑞典的兩名學者則認為植物的擺動僅僅是它感應重力的結果。假如我們將一株植物根部向上倒立過來,它會知道自己被倒置了,然后讓根和莖向反方向生長。這是因為植物內部存在一種與人類的耳石相似的物質,能夠讓它根據重力尋找平衡。后一種假說的提出者就認為,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