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美國,一場群雄混戰的狂歡
黑人、女性、墨西哥裔、摩門教徒等過去和“總統”這個名號似乎難以扯上關系的角色們,都得到了粉墨登場的機會,第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口若懸河,侃侃而談
美國紐約州參議員、前總統克林頓的夫人希拉里·克林頓 中新社/圖
2008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在2007年早已拉開舞臺的帷幕。比起往年大選,這次舞臺上下似乎更加熱鬧:黑人、女性、墨西哥裔、摩門教徒等過去和“總統”這個名號似乎難以扯上關系的角色們,都得到了粉墨登場的機會,第一次站在了聚光燈下,口若懸河,侃侃而談。觀眾席上,也不僅僅是支持者或反對者的那些一貫嚴肅的面孔,互聯網、尤其是YouTube這樣的視頻網站和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站,為這場嚴肅的政治游戲增添了更多的娛樂意味,草根階層,用鼠標影響選票,獲得了一次與政治同舞的狂歡機會。
群雄混戰、各有暗器
2008大選可謂群雄混戰,每人手中都握著獨門暗器。從歷史上看,在任總統或副總統一般會有一個參加下次競選,總是要把總統的癮過足了,才依依不舍地離開白宮。但是,目前正在如火如荼進行的民主黨、共和黨的黨內初選,成為美國歷史上自從1928年以來,第一次沒有現任總統或副總統參加的黨內選舉。
而且,這次大選的序幕拉開得尤其早。四十多年前,肯尼迪在距離大選投票還有10個月時才宣布競選總統。如今,總統候選人們早在投票前兩年,就開始摩拳擦掌、廣結人脈,在各種政治活動中暗暗積累資本。只要有人第一次開口承認參選,其余人都忙不迭拉開大旗,生怕被別人搶了風頭。希拉里本來對是否參選一直態度模糊、讓外界猜謎,奧巴馬一宣布競選,希拉里沒隔幾天也公開宣布參與角逐,原來她也早就萬事俱備,只等后發制人。
再來看看舞臺上的角色吧。CNN的一個新聞節目里,主持人曾經開玩笑說,人們似乎已經認定了他們只是在一個女總統或黑人總統中作選擇了。在15名候選人中,希拉里和奧巴馬的確是“一線明星”,在各種電視辯論會中,給他們的鏡頭總是最多的。雖然希拉里在各種場合表示不屑于打“性別牌”,她總是強調“我參加競選,不是因為我是女人,而是因為我夠資格當總統”,但是人們還是給她貼上了“女性”的標簽。相比之下,奧巴馬倒是處處彰顯他的黑人身份,三年前,他就在民主黨大會的演講中說:“我的父母給我起了個非洲名字‘巴拉克’,意思是祝福,他們相信在這個寬容的國家,這個名字不會成為通向成功的障礙?!?BR> 希拉里和奧巴馬,都擁有明星般的個人魅力,相比之下,奧巴馬的魅力,和他的缺陷,仿佛是雙刃劍,緊緊結合在一起?!都~約每日新聞》的政治評論家邁克·盧皮卡說,奧巴馬的問題不在于他的“黑色”(指他的非洲血統),而在于他的“青色”(指沒有經驗)。
對他這個弱點,希拉里陣營常常不遺余力地對此加以攻擊,奧巴馬索性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他引用了希拉里老公克林頓在1992年回應老布什說他沒有經驗的話:“經驗多少無關重要,你的經驗也許是有用的,也可能是無用的。我的經驗植根于人民真正的生活當中,如果我們有勇氣去改變,將帶來美好結果?!痹S多懷抱理想主義、不滿美國現狀的大學生,并不愿意信任曾經投票支持伊拉克戰爭、至今拒絕道歉的希拉里,他們選擇了年輕、沒有經驗卻也沒有歷史包袱的奧巴馬?,F在,愛荷華州就有許多從哈佛、耶魯趕過來為奧巴馬出力的志愿者,夜以繼日地幫奧巴馬忙活。
除了希拉里和奧巴馬這兩位一線明星,民主黨的比爾·理查德森也受到不少關注。理查德森是新墨西哥州州長、美國前任駐聯合國大使,他有四分之三的墨西哥血統。和其他候選人風度翩翩的“典型政治家形象”不同,他長相憨厚,如同一名壯實的中部農民。雖然他在民主黨內名次靠后,當總統的希望不大,但是隨著美國的墨西哥裔力量越來越壯大,誰能說他今天積累的政治資本,不是未來沖刺總統寶座的動力呢?
比起民主黨方面人選的“多姿多彩”,共和黨方面似乎相對平淡一些。最近的新聞是最初眾人看好的朱利安尼,居然在民意調查中落在阿肯色州的前州長哈克比之后。哈克比讀過神學院、有過傳教士經歷,算是溫和的保守派。和他的宗教背景相比,另一名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的宗教背景則成為他“先天不足”的弱點了。羅姆尼是一名摩門教徒。摩門教大體上接受《圣經》中的教義,但是他們也有自己的《摩門經》。許多美國的基督教徒把摩門教看作是邪教,一般民眾也對摩門教的一夫多妻制感到不適。民意調查顯示,大約1/4到1/3選民對選擇一名摩門教徒當總統持保留意見。對此,羅姆尼惟一的策略,就是學習當年肯尼迪解釋天主教徒和總統職位的關系,拍著胸脯,對選民保證“政教分離”。
草根政治的網上狂歡
互聯網參與總統選舉,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活力四射。候選人已無法完全控制他們的何種信息、以何種方式在網上傳播,又被大眾如何解讀,這些都迫使他們不得不改變競選策略。
假設你從來沒有聽說過希拉里的名字,那么從美國最大的兩個交友網站Myspace和Facebook上,你可以了解這個人。她的自我介紹里沒什么政治主張,只是像一個急于展現自己的年輕美國女孩一樣,絮絮叨叨地告訴陌生人:她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是“美國偶像”、最善于做煎雞蛋、在學校成績最差的是數學……
事實上,這些不僅僅是候選人為了討好互聯網一代的權宜之計或顯示自己幽默感的平臺,希拉里的交友網站鏈接,在她的官方競選主頁已經有一席之地,互聯網已經成為總統候選人們要全力以赴、寸土必爭的獨立陣地。在YouTube上,候選人們不愿意被人看到并記住的鏡頭都被無情地貼了上來。搞笑的有希拉里唱國歌走調的視頻、愛德華茲一邊梳頭一邊自夸漂亮的視頻,翻老賬的有羅姆尼在1994年言之鑿鑿地說過“我相信墮胎應該是安全和合法的”,如今他悄悄改變了立場,引來了對他自相矛盾的指責。
最有爭議的也許是奧巴馬的一個平民支持者制作的一段視頻“不同的選舉”(Vote different),它用奧維爾小說《1984》的背景,暗喻希拉里上臺將成為小說里獨裁的“老大哥”。 自從3月上載以來,這段74秒的視頻,獲得了四百多萬的點擊。在談到它的影響時,《華盛頓郵報》的專欄作家豪爾德·庫爾特一針見血地說:“網絡時代,一個稍懂技術的平民,就能讓政客們學富五車的顧問自愧不如?!?/P>
■新聞鏈接
美國總統選舉制度
美國總統大選是一段漫長的歷程,必須歷經政黨初選、提名、競選活動、全民投票、選舉人團投票等階段,才能順利入主白宮。
根據美國憲法規定,美國采總統制,行政權屬于總統??偨y大選每四年進行一次,并可連任一次??偨y兼任三軍統帥,同時不需向國會負責。
總統大選的投票分為兩個進程,一為全民投票,二為選舉人團投票。
全民投票實際上并非選舉總統,而是選舉出代表選民的“選舉人團”。此后,選舉人團成員將在各州首府分別投票,選舉總統和副總統。正式的選舉結果,其實在全民投票當天即已確定,因此選舉人團的投票只是一種形式,并不具實質意義。美國總統選舉并非直接選舉,而是間接選舉。
目前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其余48州均采取“勝者全拿”的選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