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精選】無情并非真豪杰

有的人可能峨冠高戴,有的人可能腰纏萬貫,有的人可能盛名貫天,但是如果他們沒有真情,如果他們無視人性,如果他們玩弄情感,他們就不可能是真正的英雄豪杰。人可以不偉大,但必須保持真誠,保持人性,保持愛情。

我小的時候,中國的所有公眾人物,都從不提及個人和家庭生活。國家領袖,各級首長,英雄豪杰,好像都不食人間煙火。極少幾個革命夫妻故事,也都只作為戰友情誼而被傳頌。那時中國人的崇拜,是愛領袖,愛組織,愛革命,愛戰友,只是不愛父親,不愛母親,不愛丈夫,不愛妻子,不愛兒子,不愛女兒。

三十年過去,乾坤顛倒?,F在中國大多公眾人物,官員教授,都過著濫情生活?;橥鈶?,公共情婦,摘花尋柳,情色日記,動輒奸污數百女性,竟以為常,不覺驚異。眼下中國的時髦,是愛權力,愛金錢,愛情婦,愛小蜜,愛面首,只是照樣的不愛父親,不愛母親,不愛丈夫,不愛妻子,不愛兒子,不愛女兒。

沒有家庭生活,或者濫情生活,殊途同歸,說到底不過同樣是蔑視情感,蔑視人性,蔑視真誠。中國自古有言曰:無情并非真豪杰。缺乏純愛,哪得偉人,離開真情,何來豪杰。我的父系家族中,有位沈鈞儒先生,是我的堂伯父,我們稱他二伯伯。他是清光緒年的進士,欽點刑部主事,留學日本專修司法,歸國參加立憲活動及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做執律師業,成魯迅宋慶齡等之摯友,抗戰時期為七君子之首,內戰時期是著名民主斗士,開國大典站在天安門城樓上,擔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首任院長,全國人大常委副委員長等職,被周恩來總理譽為民主人士的一面旗幟,可說一生偉績豐功。

二伯伯三歲始從母讀書,十五歲考中秀才,二十八歲中舉,二十九歲中進士。雖終生從事改造中國的革命活動,但一生溫文爾雅,知書達理,保持著傳統文人的高貴品德。聽我祖母說,二伯伯非??粗丶易逵H情,他在上海早已聲名貫天,可每次回嘉興,必要見家族親人。當時嘉興沈家祖父一輩,只有老八還活著,就是我的祖父,他年齡比二伯伯還小些。但二伯伯每次去看望祖父,必堅持行晚輩見長輩的大禮,下跪磕頭,每次都慌得祖父來不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