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河溝軼事:民間保護區的改革野心
2013年7月,在“天下大熊貓第一縣”的四川平武,111平方公里的老河溝采育場將脫胎為縣級保護區。一個美國機構,二十多位企業家,遭遇著中國深山里的伐木工人和山民,演繹著一段沖突和融合的故事。頭頂著中國第一個“社會公益型保護地”招牌的老河溝試驗,現實并不那么簡單。
責任編輯:何海寧 朱紅軍 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老河溝的養蜂人緊張地看著蜂蜜波美度計的讀數,只有達到質量要求的蜂蜜才會被TNC收購。
一個美國機構,二十多位企業家,遭遇著中國深山里的伐木工人和山民,演繹著一段沖突和融合的故事。頭頂著中國第一個“社會公益型保護地”招牌的老河溝試驗,現實并不那么簡單。
伐木工人強國權,扔掉了電鋸,撿起了望遠鏡,干起了“偵察兵”的角色。他的偵察對象是川金絲猴。
2013年7月,在“天下大熊貓第一縣”的四川平武,111平方公里的老河溝采育場將脫胎為縣級保護區,強國權也將正式從伐木工人變為保護者。
級別雖小,來頭不小。老河溝的50年保護管理權“出售”給了二十多位知名企業家發起的四川西部自然保護基金會。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以下簡稱TNC)將對保護區的管理提供技術支持。一個月前,從淘寶卸任的馬云剛剛就任中國TNC理事會主席。
基金會、中國TNC、強國權們,這三方將分別提供資金、技術、基本工作,合力打造中國第一個“社會公益型保護區”。相比于很多保護區常有的幾個人、一條狗,一輩子的荒涼景象,老河溝的野心很大很大,50年的長征路上才邁出了第一步。
采石場關停抉擇
6月21日,老河溝下了一周的雨終于停了,裸露的白色山體猶如一塊傷疤,山上的采石場正上演著最后的瘋狂。
再有一個月,兩個采石場的采礦證將依次到期。不出意外的話,它們將被全盤停掉。“年審證上要林業部門簽字,我說這里基本上要建保護區了,沒給簽。”平武縣林業局副局長陳佑平說。
盡管法律規定保護區內禁止開礦,但過去,地方政府總是默默站在所謂的“發展”這一邊。如果TNC沒有在老河溝建立保護區,采礦場一樣不會停掉。
“把礦摳掉”是阮舉學當選民主村村主任后想做的第一件事。采礦場老板是外村人,一年上百萬的收入,卻只給村里交三千元的植被恢復費,拉礦石的車還壓壞了村里的公路。
即便過去阮舉學對鄉領導拍桌子,礦也未停下。高村鄉鄉長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