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倫多影展為什么熱愛中國電影
“目前三地電影處在困難時期,沒有太多優秀電影值得討論。世界已不再像1980、1990年代那樣熱切關注中國電影,”多倫多大學教授巴特·泰斯塔說,“未來我們或許可以從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繁榮而涌現出的那些藝術家影像中,再次看到令人興奮的畫面?!?/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葛佳男 龍健
“這片拍得真是不錯。”2013年6月6日,陳凱歌二十多年后第一回重新坐在觀眾席上看完《霸王別姬》,評價道。
《霸王別姬》是2013年多倫多國際電影節夏季大展“兩岸三地百年電影光華”的開幕片。第二天是“大師對話”。近兩小時的講座,回顧了陳凱歌將近三十年的創作生涯。“在大陸,很久沒人這樣一部部分析、談論我的作品了。”陳凱歌感慨。
“對話”后,陳凱歌在一張便條上用繁體工工整整地寫了“科諾恩”三個字,送給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貝爾星光寶盒藝術總監諾亞·科諾恩(Noah Cowan),作為他地道的中文名。
講中國電影故事,繞不開《黃土地》和《霸王別姬》
“講述中國電影很難繞過《黃土地》,《霸王別姬》可以說是1990年代中國電影的高潮。”科諾恩說,他1993年第一次參加戛納電影節,就遇到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