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專題】“我希望中國電影出口到美國的時候,要講中文”奧斯卡評委會前主席西德·甘尼斯的中國策略
甘尼斯與中國的合作始于2011年。那一年6月,在中國電影頻道的邀請下,甘尼斯參加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頒獎典禮?!拔铱吹搅艘粋€巨大的中國市場,它不可忽略?!彼麑δ戏街苣┯浾呋貞?。此后,甘尼斯利用自己在奧斯卡的影響力,牽線奧斯卡金像獎中文官網落戶電影頻道旗下的電影網。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葛佳男 龍健
上海國際電影節上,甘尼斯與導演郭敬明交談。即使擔任奧斯卡評委期間,甘尼斯對中國電影也知之甚少。但現在,他特意為中國市場組建了一家公司,試圖牽線將《變形金剛4》變成“中美合拍”,他正把自己變為一個中美電影之間“好的搭橋者”。
說逆襲還太夸張
2013年6月初,美國電影協會發布的一條報告讓中國電影界為之一振:中國2012年的電影票房收入達到27億美元(約合170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
這條消息很快衍生為第16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重要的論壇之一。2013年6月17日,“中國資本‘逆襲’好萊塢”論壇在上海展覽中心舉行。
“談到好萊塢,大家都如臨大敵,有時候大家說好萊塢叫做狼來了,有時候叫好萊虎,的確是如狼似虎。從去年到現在,很多國產電影,包括《西游·降魔篇》、《泰囧》等等令好萊塢側目,中國資本也在連連反撲好萊塢,收購并購贊助等等,從某種程度上說,這是中國電影業反撲好萊塢的‘逆襲’元年。”制片人、論壇主持人戢二衛開場說,逆襲的著名案例包括TCL集團冠名好萊塢中國大劇院,大連萬達并購全球第二大院線集團AMC。
“中國資本‘逆襲’好萊塢”這個鏗鏘的中文名,對應的英文名卻是“中國電影對好萊塢的長征”。
“逆襲太夸張了,中國電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聽完南方周末記者對“逆襲”的解釋,美國人西德·甘尼斯哈哈一笑。他拿出的數據是,2012年,中國電影在海外的全部票房收入是10億人民幣左右,而好萊塢影片僅在中國的票房就有88億人民幣。
甘尼斯擁有多重身份,曾是奧斯卡評委會主席(2005—2009),擔任過盧卡斯影業高級副總裁、派拉蒙影業公司總裁,也曾在索尼影視娛樂有限公司擔任多個全球性企業和戰略職務,包括哥倫比亞三星電影集團公司全球市場營銷總裁、哥倫比亞影業公司副主席及市場營銷與發行總裁。
即使擔任奧斯卡評委會主席期間,甘尼斯也對中國電影知之甚少,“那時我一部中國電影的名字都叫不出。”甘尼斯告訴南方周末記者。最近,他開始看中國影片,并記住了其中一些中、美故事“混搭”的電影,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圖》。他認為這片子講了一個好故事,“電影就是講故事,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故事,就什么都別談了。”
“中國”幾乎成為甘尼斯卸任奧斯卡主席后的最主要話題。由他創辦并擔任董事長的中美電影“中間商”美國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