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錢荒事件呼喚更深刻的市場平權

“錢荒”的背后,是一些強勢者在市場名義下對實體經濟的掠奪,更是“權力-非權力”二元經濟的病癥。當社會再也支付不起權力差序格局帶來的索取,制造業會越來越蕭條,“錢荒”也可能會一次次重復發生。惟有改革體制,實現真正的市場平等,才有望延續較高經濟增長。

責任編輯:史哲 戴志勇 蔡軍劍

2013年6月24日,上證指數創近四年單日最大跌幅,載入中國資本市場史冊。這場跳水表演的直接原因,就是震驚世界的中國“錢荒”事件。

跳水前,上海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暴漲至13.44%,各商業銀行流動性紛紛告急。在正常市場經濟國家,央行在商業銀行流動性告急時,有責任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中國往常也是如此,但這次央行卻一反常態,不僅在6月23日正常發行央票回收流動性,而且明確要求各商業銀行“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這場“錢荒”發端于2007年中國重要的一項金融創新:銀行同業拆借資金市場。允許各商業銀行間以市場化方式相互拆借資金,為市場提供真實利率基準,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

不過,以商業銀行、券商為代表的中國各金融機構很快發現了同業拆借資金的另類用途:通過同業拆借方式獲取成本極低的資金,轉而在其他市場獲取更高收益。和民間動輒高達10%到30%的利率相比,同業拆借的融資成本極其低廉,利用其與真實利率的利差放“高利貸”,成為各金融機構心照不宣的盈利模式。

在金融界人士看來,只要對方能付本償息,就是一場皆大歡喜的雙贏游戲,何樂而不為?但是,這種金融創新的前提,是各金融機構必須遵紀守法和審慎自律?!度嗣胥y行同業拆借管理辦法》明確規定,為了控制風險,同業拆借資金“禁止發放固定資產貸款及投資”。

但各銀行機構顯然有足夠聰明的辦法繞過去。隨便翻看任何一家銀行的理財產品目錄都可以發現,這些資金,拐彎抹角進入了地產業、信托和外匯市場等進行風險投機,并未進入能帶來增加就業和真實增長的實體行業。每年高達10萬億的理財產品項目,絕大多數建立在人民幣升值和房地產保值的假定上。

可惜,房價畸高,房地產銷售日益困難,隨著房地產資本平臺(含地方政府城市開發建設項目)現金流日益下降,對商業銀行貸款償付普遍出現各種困難,鄂爾多斯和溫州的困局就是這種困難的真實反映。根據費雪公式,市場流動性等于貨幣總量乘以流動速率,它不僅取決于央行的貨幣總量,更取決于流通速度。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周轉率已經越來越低,經濟體的真實流動性已惡化到了無法繼續維系的程度。

雪上加霜的是,2013年6月美國宣布逐步退出量化寬松QE3,境外熱錢對人民幣升值預期減弱,熱錢回流以及各種應付款項的到期,許多商業銀行特別是中小銀行和金融機構出現了短期流動性危機,乃至上演了震撼中國資本市場的驚魂一幕。

對這場錢荒危機,央行和中央政府的表現非常耐人尋味,不僅沒第一時間釋放流動性,相反對各商業銀行提出了“控制增量、盤活存量”的政策指導。

為什么不進行干預?直接原因在于,從投放量看,商業銀行不存在流動性危機。事實上,更深刻的原因和考量,是管理層希望借這次危機促進中國經濟轉型。

當下,政府將“城鎮化”視作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但可持續的城鎮化,顯然不是人口的簡單聚集,強大的實體經濟而非房地產,才是城鎮化的前提。

中國這十年的實體經濟狀況,用“國進民退”或“中小企業困難”來描述并不準確,在一些領域,是根據與公權力關系遠近形成的差序格局:企業與作為公權力占有者的個體關系越近,市場處境往往會越好。那些被權力不恰當地“眷顧”的中小企業,要遠遠比無靠山的大型國企的日子要過得舒服。

在一些領域,形成了“有權-無權者”這種二元經濟的結構,大量寶貴資金被關系戶們占用,他們優先獲得了大量信貸資金和扶持政策,獨占了稀缺的經濟機遇,卻將通貨膨脹的后果轉移給全社會。他們享受經濟增長的成果卻不承擔任何成本,在這次“錢荒”游戲中扮演不光彩角色的一些金融機構,就是其中重要的食利環節。

中國金融機構極其龐大的表外資金空轉問題已經暴露出來,央行拒絕繼續輸血自然也可以理解。銀行、地產等權重股就此劇烈下跌,股民脫身不及,一些儲戶也慌了神。

從國家財政的角度看,“錢荒”已經表明中國的財政安排出現了極大隱患。各項“與國力相符合”的支出急劇增加,各項社會、政治乃至軍事支出都大大增加,而作為基石的制造業收入卻停滯不前,這種財政缺口,對高度依賴經濟增長維系穩定的國家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錢荒”的背后,是一些強勢者在市場名義下對實體經濟的掠奪,更是“權力-非權力”二元經濟的病癥。當社會再也支付不起權力差序格局帶來的索取,制造業會越來越蕭條,“錢荒”也可能會一次次重復發生。這次“錢荒”事件,其實是由管理層主動引爆的,意圖盡早排雷,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接下來,還需要更堅定地改革。如果這類危機再現,將首先沖擊商業銀行,接著將沖擊整個金融體系,最后蔓延到整個實體經濟。對于這種總體危機,我們應該從現在開始全力避免。

惟有改革體制,實現真正的市場平等,才有望延續較高經濟增長。

網絡編輯:李夏同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