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國內動態調查委員會”假裝上面有人

一組艷照和“國內動態調查委員會”突然進入公眾視野。類似國調委這樣的機構,他們宣稱接受黨的領導,有一大批退休部長及軍隊高級將領做顧問,他們將辦公地點設在省委對面的大樓中,他們竭力打造“官方”形象。這是一個騙子的江湖。有人騙到巨款,有人被打死。他們知道權力在某些時候可以變異為商品,所以他們出售偽造的權力。

責任編輯:曹筠武 楊繼斌

2012年2月22日至25日,“中國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會長”、“國調委副局級調查員”黨金國(左二)到南陽、漯河、許昌調研。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他們宣稱接受黨的領導,并宣稱有一大批退休部長及軍隊高級將領做顧問。他們將辦公地點設在省委對面的大樓中。從文件、穿著到講話的語氣,他們竭力打造“官方”形象。

這是一個騙子的江湖。有人騙到巨款,有人被打死。他們彼此搭伙又彼此欺騙。他們最主要的欺騙對象是基層的干部群眾。他們知道權力在某些時候可以變異為商品,所以他們出售偽造的權力。

2013年6月21日,一組艷照和一個叫做“國內動態調查委員會”的神秘機構突然進入公眾視野。該機構自稱由黨和國家領導人題寫招牌,由多位退休部級干部和部隊高級將領擔任高級顧問,該機構暗示自己“上面有人”,并號稱“為黨和政府主要領導和機構提供科學決策參考依據”,是“黨和國家主要領導的第三只眼睛”。

艷照的男主角是該機構主任李廣年。照片中李廣年所摟著的年輕女孩,據稱是一名18歲的大學生。

接著,李廣年同僚、該機構“秘書長”黨金國的舉報信又給事件添入了“無間道”的戲碼。這封名為《自稱“中央辦公廳高干”李廣年:是調查研究,還是坑蒙拐騙?》的“緊急動態反映”抄送“中共中央辦公廳”、“中紀委”、“公安部”等部門。

“秘書長”黨金國在舉報信中指出,他參與領導的“國內動態調查委員會”,是2010年9月8日成立的一個非法斂財機構,2012年經中紀委查處后終止主辦。2013年,該組織改名為“中國動態調查委員會”(以下簡稱“中調委”)在香港注冊還魂,以“反映真實情況、提供決策依據”為名又行“賺錢”之實。

黨金國因何要舉報李廣年?自稱“出身農村,但出生姓黨,所以從成人后聽黨的話”的黨秘書長領導著的是一家什么樣的機構?

南方周末記者調查了解到,類似“國內調查委員會”這樣的騙子機構,近年來已非孤例。騙子們在基層干部群眾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騙子們之間,既有相互搭伙的合作,也不乏彼此欺騙的鬧劇。而此次“秘書長”舉報“主任”的橋段背后,可管窺這一群體獨特的生態。

秘書長的其他頭銜

這些機構信箋往往是紅頭文件的形式,還常常抄送“中共中央辦公廳”、“中紀委”、“中宣部”等機構。

黨金國也許是中國頭銜最多的農民。

在這個洛陽農民的名片上,他是中國新農村建設促進會會長、中原經濟區建設促進會秘書長、中國動態調查委員會秘書長及副局級調查員、中國科學發展與調查研究成果建言獻策工作委員會主任。這些機構涵蓋農業、經濟、新聞出版、紀檢監察等領域。

如果你收到黨金國寄出的信件,你會以為它來自政府或者黨委,那一系列的辦公室的地址包括——北京市中關村南大街12號中國農科院、中共中央統戰部西樓1502室、××省委南院西配樓312室等。

當你打開信件,你可能會更為驚訝。信箋往往是紅頭文件的形式,除了寄給你,還常常抄送“中共中央辦公廳”、“中紀委”、“中宣部”等機構。

上述的那些機構,沒有一個有過注冊或在政府備案,全部的“專職工作人員”只有黨金國一個人,官都是黨金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