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新能源行業的“蘋果” 行業愁云慘霧,誰將逆勢而上
特斯拉(Tesla)重新定義了人們對于一輛電動車甚至一輛汽車的認識。其意義如同iPhone上市對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手機的影響一樣。SolarCity本質上并非一家光伏企業,而是一個主攻提供租賃和籌措資金業務的金融公司,或者說是銀行。事實證明跟著別人跑永遠反不了周期,永遠只能在行業波動里上躥下跳。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王悅
當大多數新能源企業在集體下行的軌道上掙扎時,這些“反周期”公司卻逆勢而上,其“跨界”創新給中國企業帶來很多思考。
特斯拉(Tesla)重新定義了人們對于一輛電動車甚至一輛汽車的認識。其意義如同iPhone上市對摩托羅拉和諾基亞手機的影響一樣。
SolarCity本質上并非一家光伏企業,而是一個主攻提供租賃和籌措資金業務的金融公司,或者說是銀行。
跟著別人跑永遠反不了周期,永遠只能在行業波動里上躥下跳。
一枝獨秀的“反周期公司”
2013年6月6日,北京威斯汀酒店,一場小型研討會正在舉行。這場由華泰證券舉辦的“鋰時代能否如約而至”的研討會火爆程度超出主辦方的預期,讓上百位基金經理和券商研究員如此興奮的原因,與會議討論的話題——美國電動汽車公司特斯拉(Tesla)有關。
特斯拉,一個此前不被人熟知的汽車品牌,這家2003年才在美國硅谷成立的電動汽車公司,在2013年一季度宣布首次盈利1120萬美元后,引起了全球資本行業的追捧。
就在本周一,7月1日,特斯拉的股價上漲9.15%,報收117.18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在紅極一時的以色列電動汽車生產商樂土(Better Place)宣布破產清算,全球電動汽車行業慘淡之下,特斯拉成為目前唯一一家在美國上市的純電動汽車獨立制造商。
“我們預測鋰電池行業即將爆發,去年講,今年講,明年繼續講……”會議主辦方華泰證券有色金屬行業研究員周翔向南方周末記者道出其中的無奈,當中國的整個電動汽車產業鏈都在行業周期中掙扎時,特斯拉的成功讓中國企業知道,“電動汽車是可以做出來的”。
不僅是電動汽車,飽受行業周期之苦的還有太陽能,這個脫胎于半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