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觀察”系列報道】“營改增”,財稅突破口 倒逼改革分稅制
營業稅改增值稅,被中央定調為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實行營改增后,地方政府收入大幅度減少,將倒逼中國改革目前的分稅制,重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系?!盃I改增改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價值不小于聯產承包責任制,也不小于1994年的財稅改革?!眹叶悇湛偩智案本珠L許善達說。
責任編輯:肖華 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石曉霞
編者按:新一屆政府上任至今,已逾百日。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面臨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新情勢,新一屆政府亮出了一系列“踩剎車、轉方向”的措施,讓新一屆政府的執政思路再次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2013年3月,南方周末在新總理的首次記者會后,提出“李克強經濟學”一詞,并將此歸納為:“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那就是,讓中國經濟重回市場的軌道。”
這個充滿民間期待的新名詞,最近成為海內外熱議的話題。
英國投資公司巴克萊資本新近的一份報告認為,“李克強經濟學”的政策框架關鍵點有三個——無刺激、去杠桿和結構改革。
盡管對新一屆政府的執政思路依然眾說紛紜,但根據南方周末記者的多方了解和核實,新一屆政府的確在部署多項改革,而金融領域的利益調整已經開始,大量措施也將密集出臺。
眼下,距離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間尚有三個月左右,按照慣例,這次會議一般會確立并通過新的經濟政策走向,這也是觀察新一屆政府執政思路的關鍵節點。
“無論怎樣,這次全會總會成為一個分水嶺。”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的中國問題專家克里斯托弗·K·約翰遜(Christopher K.Johnson)表示,“會議要么會表明改革的方向,要么會顯示黨內停滯的程度。”
前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李稻葵在全球智庫峰會上說,中國經濟正在進入一個改革的制度變遷的新季度,7、8、9月,可能還要到第四季度的10月份,將會出現一系列改革的動作和信號,“到那個時候,全世界對中國經濟的解讀將會有所不同”。
自本期開始,南方周末經濟板塊推出系列報道“新政觀察”,詳述這場關鍵變革的高層思路、各方解讀,以及有關的政策建議與得失爭鳴。
實行“營改增”是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
營業稅改增值稅,被中央定調為推進財稅體制改革的重頭戲。
實行營改增后,地方政府收入大幅度減少,將倒逼中國改革目前的分稅制,重構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系。
“營改增改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價值不小于聯產承包責任制,也不小于1994年的財稅改革。”國家稅務總局前副局長許善達說。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的2013年3月底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財稅改革被確定為2013年政府重點工作之一,“財稅改革要拿出方案,循序推進”。
從2013年6月底在北京召開的博源基金會成立五周年學術論壇上透露出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