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宇宙,有必要嗎?
我們的宇宙的年齡是138億年,在這段時間內,光所傳播的范圍是有限的,所以我們能觀測到的空間和時間范圍都是有限的。我們完全可以把這個范圍以外的區域稱作其他宇宙,或者統稱為多重宇宙。重宇宙進一步降低了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是哥白尼革命的延續。
責任編輯:朱力遠
多重宇宙進一步降低了人類在大自然中的地位,是哥白尼革命的延續。
對科學感興趣的人都知道奧卡姆剃刀原理:“如無必要,勿增實體。”當我們面對幾個具有同等效力的科學解釋時,我們通常選擇最簡單的那一個。例如,電場和磁場可以統一地描述為電磁場,于是物理學家認為它就是一個場,而不是兩個。麥克斯韋求解他的方程時發現,電磁波的速度恰好等于光速,于是他認為光就是一種電磁波,而非另外一種實體。由此看來,提出多重宇宙似乎在與這個原理背道而馳。既然沒有證據能夠表明其他宇宙的存在,為什么還要以科學的眼光看待它們呢?
這首先涉及一個語義問題。無論是盧克萊修的《物性論》中的unvorsum(拉丁文原型為universum),還是《尸子》中的“四方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