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二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為93.1
2013年二季度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SMEDI)為93.1,比一季度下降2.1點。中國中小企業發展指數連續兩個季度回升之后,本季度雖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去年四季度2.3點,其中分行業指數2升6降,分項指數3升5降。在國民經濟總體平穩、錯綜復雜的形勢下,中小企業的困難和問題更多一些,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
1、分行業指數2升6降
多數分行業指數有所下降,僅社會服務業指數位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二季度,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指數為86.5,比上季度下降3.2點。
從調查的情況看,8個分行業在3個方面具有較多的共性。一是企業對外部經濟發展和運行狀況不夠滿意,除房地產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外,其他6個分行業的總體運行狀況指數和綜合生產經營指數基本都是下降的,其中工業總體運行狀況指數和綜合生產經營指數分別下降6.8和4.1點,建筑業分別下降7.1和9.4點,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分別下降6.3和5.0點,批發零售業分別下降6.8和9.8點,住宿餐飲業分別下降7.9和8.0點。二是企業的訂單狀況不夠理想,除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外,其他6個分行業的訂單指數均下降,其中工業企業的產品訂貨量指數下降5.6點、房地產業的商品房預售面積指數下降4.4點、建筑業新簽訂的工程合同指數下降7.1點、住宿餐飲業的業務預訂指數下降7.9點、社會服務業的企業服務預訂量指數下降8.3點、批發零售業的企業與供貨商簽訂的購貨合同指數下降9.5點。三是企業的應收賬款增加較多,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應收賬款指數分別下降8.8點、11.3點、8.1點、5.9點和8.8點,表明這些行業的企業相互拖欠有所發展。
(1)工業指數下降
二季度工業指數為91.9,下降1.6點。工業指數在連續兩個季度上升后,本季度下降。其中,生產量指數下降1.4點,產品銷售量指數下降1.9點,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指數下降8.0點。
(2)房地產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指數上升
二季度房地產業指數為99.8,上升1.4點。其中,企業商品房銷售面積指數上升4.9點,企業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指數上升5.4點。調查顯示,65.6%的企業反饋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增加或持平,比上季度增加1.1點;86.4%的企業反饋商品房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或持平,與上季度基本持平。
二季度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指數為97.4,上升4.1點,成為唯一連續兩個季度上升的分行業,且是分行業指數中升幅最大的。其中,產品銷售(服務)價格指數上升5.4點,產品訂貨指數上升5.5點,固定資產投資指數上升3.8點,效益指數上升7.2點,升幅最大。
(3)建筑業、批發零售業和住宿餐飲業指數降幅較大
二季度建筑業指數為93.5,下降5.4點,降幅最大。其中,建筑產品實物工程量指數下降8.2點,工程結算收入指數下降12.1點,新開工工程量指數下降12.6點。
二季度批發零售業指數為90.1,下降4.5點。其中,商品平均銷售價格指數下降9.0點,出口量指數下降6.7點,盈利指數下降3.8點。
二季度住宿餐飲業指數為80.3,下降3.4點。住宿餐飲業指數位于8個分行業指數的最低點,是較長時間不景氣的累積結果。其中,收費(服務)價格指數下降5.3點,客房入住率指數下降8.2點,營業收入指數下降8.7點。
2、分項指數3升5降
本季度位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的分項指數是宏觀經濟感受指數和勞動力指數。
(1)宏觀經濟感受、綜合經營和投入指數下降
二季度宏觀經濟感受指數為102.3,下降4.5點,與上季度大幅上升15.5點形成較大反差。綜合經營指數為99.7,下降3.2點。投入指數為95.9,下降6.4點,扭轉了前兩個季度的上升勢頭。除建筑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外,其他6個行業的固定資產投資指數均下降,其中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房地產業和社會服務業分別下降8.9點、6.3點、8.1點和8.0點。企業對于宏觀經濟以及本行業和本企業的經營狀況不夠滿意,對于投入的積極性必將有所下降。
(2)市場指數止升轉跌
二季度市場指數為91.1,下降3.7點,扭轉了連續兩個季度的上升勢頭。調查顯示,77%的企業生產總量比去年同期減少或持平,比上季度上升6個百分點;79%的企業產品訂貨量比去年同期減少或持平,比上季度上升5個百分點;77%的企業產品銷售量比去年同期減少或持平,比上季度增加1個百分點;79%的企業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比去年同期減少或持平,比上季度增加4個百分點;78%的企業產成品庫存處于一般或不理想狀態,比上季度增加2個百分點。
(3)成本、資金和效益指數上升
二季度成本指數為96.9,上升2.0點,連續兩個季度上升,表明企業的成本壓力有所緩解。從調查細項看,反映生產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的企業為58%,比上季度下降7個百分點;反映企業員工平均薪酬比上年同期增加的企業為58%,比上季度下降3個百分點;反映企業主要原材料及能源購進價格比去年同期增加的為42%,比上季度下降10個百分點。
二季度資金指數為97.3,上升0.3點,與上季度基本持平。從調查的細項看,其中的流動資金指數上升1.7點,融資指數上升5.3點。這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的資金需求不旺有關。
二季度效益指數為77.7,上升1.0點,已連續3個季度低位回升。盡管如此,效益指數仍處8個分項指數的最低位,遠低于其他分項指數,這是較長時間不景氣的累積結果。
(4)勞動力指數繼續位于景氣臨界值100以上
二季度勞動力指數為106.1,下降1.7點。勞動力需求指數為108.7,下降4.6點;勞動力供應指數為103.5,上升1.2點。從大專及以上畢業生供求情況看,8個分行業需求指數均下降,除房地產業、批發零售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外的其他分行業供應指數也在下降。從技術工人供求情況看,除建筑業和房地產業外的其他分行業需求指數均下降,除建筑業外的其他分行業供應指數均上升。從普通工人供求情況看,除建筑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和房地產業外的其他分行業需求指數均下降,除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外的其他分行業供應指數均下降??梢钥闯?,相比供應,需求顯得有些疲軟。
3、東、中、西部指數下降
二季度東、中、西部指數分別為92.9、90.4、96.7,分別下降0.4點、7.2點和5.1點。從分行業指數看,東部的工業、交通運輸郵政倉儲業和房地產業上升,中部的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上升,西部的社會服務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上升。從分項指數看,東部的成本指數、資金指數和效益指數上升,中部的所有分項指數均為下降,西部的成本指數上升。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東部指數趨穩的勢頭明顯,中部和西部指數下降幅度較大,中部指數已低于東部指數,西部指數已降至景氣臨界值100以下。
根據調查預計,在國民經濟企穩回升比較薄弱的形勢下,廣大中小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信心不足、訂單下降、應收賬款增加、投資意愿不強等問題,短時間內難以得到明顯緩解。因此,多數分行業指數將繼續呈現小幅波動態勢,企穩回升尚有難度,多數分項指數也不會有明顯改觀。
當前,盡管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但總體平穩。在宏觀層面要保持經濟政策的穩定性、連續性、逐步有序地推進改革。要轉變政府職能,加快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于實體經濟發展,尤其是千方百計落實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政策,努力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廣大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自身生產經營靈活、機動、適應性強的優勢,在兼顧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努力開拓產品的市場和銷路,在國家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形勢下,促進更多企業得到生存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