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之道:這么做是因為該這么做
如何看待中國在處理島礁爭端中與以往略顯不同的表現?新加坡兩位專家的觀點也許會讓普通中國讀者有跌眼鏡之感。在這里,你看不到想象中的“中國威脅”的陳詞濫調。它告訴你,大國邏輯在專業人士的眼中應該是怎樣的。
責任編輯:史哲 姚憶江 實習生 郭琛
2013年3月22日,中國漁政312船入列暨首航儀式在中國漁政南??傟爮V州新洲碼頭舉行。
編者按:如何看待中國在處理島礁爭端中與以往略顯不同的表現?新加坡兩位專家的觀點也許會讓普通中國讀者有跌眼鏡之感。在這里,你看不到想象中的“中國威脅”的陳詞濫調。它告訴你,大國邏輯在專業人士的眼中應該是怎樣的。
2013年6月30日,第46屆東盟外長會議在文萊舉行。隨后,還將連續進行東盟—中國外長會、東盟與中日韓外長會、東亞峰會外長會和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
30日會議開幕當天,菲律賓代表團的成員便在會場散發聲明。聲明以外交部長名義稱:中國在南海“越來越嚴重的軍事化策略威脅地區和平”,其所指的軍事化地點正是黃巖島和仁愛礁。
事實上,近些年中國在處理島礁爭端中的表現給人的感覺確與以往略有不同。如何理解這種不同呢?我們邀請了國內外三名國際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王賡武給讀者做一番深度解析。
從左到右: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王賡武、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
“菲律賓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
南方周末:仁愛礁近期再次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點,中方也再次明確要求菲律賓盡快撤出,怎么看這一事態發展,當下問題的本質是什么?
金燦榮:本質就是菲律賓在仁愛礁問題上單方面改變了現狀。1999年,菲律賓讓一艘軍艦在仁愛礁“坐灘”,中國本著顧全大局的思想,提出了交涉,但沒有趕它走。
但菲律賓今年早些時候加大了在仁愛礁的動作,包括試圖修建固定設施,中國對此必須予以反擊,派海監船進行包圍就是一種反擊,只允許菲律賓繼續運送食物和水等物資給留守船員,用作其他用途的水泥等物資一律不能通過。
南方周末:您提到中國顧全大局,這大局具體指什么?
金燦榮:大局就是中國希望跟東盟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由此形成了東盟10國(文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老撾、緬甸、柬埔寨)與中國進行領導人會談的東盟10+1機制,跟周邊國家發展友好關系,穩定本地區局勢。
南方周末:有可能寄望東盟對菲律賓施加影響么?
金燦榮:不會,在這個問題上,中國不希望東盟介入,中國希望一對一尋求解決方案,就具體的問題跟另一個國家一起解決。
南方周末:菲律賓的舉動讓人想起博弈論提到的小步走策略,每一步看上去很小,但累積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導致事情發生質的變化,更不好處理,中國在仁愛礁會不會遇到這個情況?
金燦榮: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