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辦博物館何去何從?河北文物局撤銷冀寶齋注冊證對其閉館整頓
作家馬伯庸日前發表博文,講述了在河北衡水冀寶齋博物館參觀時“受到驚嚇”的過程。文中所提年代穿越、造型奇異的藏品,簡直令人“毀三觀”。專家指出,類似這樣未經注冊的山寨博物館還很多。近年來蓬勃發展的民間博物館,亟待規范化管理。7月9日,國家文物局發布通知,要求“開展民辦博物館規范化建設評估工作”。
博物館里居然展出了號稱是黃帝時期的五彩描金大罐。
近日,作家馬伯庸在其個人博客中發表了一篇題為《少年Ma的奇幻歷史漂流之旅》的博文,詳盡披露了某家博物館的“驚人”藏品。其中有“雍正年制”的金陵十二釵大缸、顛覆中國瓷器史的唐五彩人物紋筒瓶、分公母的青花釉里紅描金12生肖等。馬伯庸稱“這里的部分藏品足以毀掉觀者的三觀和大腦”。
根據網友猜測和媒體調查,這家驚呆了網友的博物館正是冀寶齋博物館,屬河北省冀州市二鋪村集體所有,自1970年至今擔任該村村支書的王宗泉任館長。
而據人民網7月14日報道,河北省文物局7月13日正式公布對冀寶齋博物館的調查處理結果:鑒于“冀寶齋博物館”成立時未按相關規定向省文物局申請設立,冀州市民政局撤銷為其頒發的民營非企業單位注冊登記證;“冀寶齋博物館”閉館整頓。
河北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