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個公共墓地”——北川地震遺址保存或消亡引爭議
北川當地對“地震遺址幾億元投資打了水漂”的說法回應稱,真正用于保護老縣城的僅6000多萬元。有專家認為,對于遺址,與其花巨資建設與維護,不如讓其以自然的方式存在與消亡。而當地官員表示,遺址留存著地震災難的記憶,“這就是個公共墓地?!?/blockquote>
7月9日,四川綿陽北川老縣城因暴雨被淹。記者從北川縣了解到,8日至9日凌晨4時,北川羌族自治縣境內持續暴雨,最大降雨量超過300毫米。北川老縣城“5·12”地震遺址全部被淹,最深處超過7米。
近期四川頻現暴雨,導致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全部被淹沒。有學者質疑,用以保護地震遺址的幾億元投資全打了水漂。對此,當地官方回應稱,真正用于保護老縣城的資金為6000多萬元,“地震遺址數億投資打水漂”的說法不屬實。
7月8日下午至9日早上,北川普降大雨,致使唐家山堰塞湖水位抬高8m,北川老縣城地震遺址遭遇50年最強洪水,北川大酒店遺址、遇難公墓等重要保護地全部被洪水淹沒。
加拿大蒙特利爾大學工學院教授、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嵇少丞7月10日發表博文質疑北川遺址的保護工作稱,如果幾場暴雨就要讓需要重點保護的地震遺址不見蹤影,4億多納稅人的銀子是否打了水漂?
而據《南方日報》報道,在唐家山堰塞湖治理暨北川老縣城保護工作指揮部(下稱“指揮部”)副指揮長劉強看來,“老縣城遺址就是北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