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聊城“轉捐門”:31萬捐款25萬被轉捐
山東聊城15歲的少年閆森去世后捐獻器官救了包括其患尿毒癥的姐姐在內的5個人,學校為其貧困的家庭募捐31萬元,但只給了家屬6萬元。在閆森的姐姐出院后,學校將剩下的25萬余元轉捐給了當地慈善總會。醫生表示,閆森的姐姐終身要服用抗排斥藥,后續醫療每年花費在5萬元左右。
山東聊城15歲的少年閆森去世后捐獻器官救了5個人,學校為其貧困的家庭募捐31萬元,在給了家屬6萬元后,學校卻將剩下的25萬余元轉捐給了當地慈善總會。7月15日,《人民日報》對此事的報道引發關注。
募捐31萬元其中25萬遭學校轉捐
據《人民日報》3月份的報道,閆淑青是聊城大學大三學生,兩年前查出尿毒癥,輾轉多地求醫,等待腎源進行移植手術。3月13日,閆淑青的親弟弟閆森,因急發腦出血住進醫院。在得知閆森沒有生還的希望后,閆森父母同意孩子身故后捐獻器官挽救他人生命。14日深夜,閆森經搶救無效死亡,他的一個腎臟移植給了姐姐,另一個腎臟、一個肝臟共挽救了兩個人的生命,兩個眼角膜使兩名患者重獲光明。
《北京青年報》7月17日報道稱,考慮到這個家庭的不幸,3月20日,閆森生前就讀的聊城市文軒中學發出《愛心捐助倡議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