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濱興的墻內墻外
方濱興,1998年推出的中國國家互聯網安全系統的首要設計者。6月27日,方濱興告別北京郵電大學。圍墻內學生們對他的愛戴與圍墻外網民對他的冷嘲熱諷形成鮮明的對比。墻內的方濱興代表著過去十多年的互聯網管理方式;而墻外方濱興的質疑者則昭示著未來互聯網發展必須正視和解開的結。
責任編輯:楊繼斌
方濱興一生的毀譽注定要和中國互聯網安全系統聯系在一起。
方濱興是一個寬容的管理者。他常開會的科研樓里有一個名為“404NotFound”的無線網絡。方濱興并不以為忤。盡管這串代碼是他受到的部分網民攻擊的象征。
把自己的相機“賠給”丟了相機的學生,借個人存款給貧困生,這些仍不能減少墻外對他參與國家互聯網安全系統的攻擊。
方濱興的尷尬在于,舉國體制下誕生的工程師與社交媒體時代的網友有難以彌合的隔閡。而且“50后”的信仰和情懷對“80后”“90后”而言太陌生了。墻內的方濱興代表著過去十多年的互聯網管理方式;而墻外方濱興的質疑者則昭示著未來互聯網發展必須正視和解開的結。
0。1。0。1。0。1。0。1……
邏輯電路的接通或者斷開,邏輯運算中的“是”或者“非”——計算機的二進制語言成了53歲的中國計算機安全專家方濱興半生的隱喻。
北京郵電大學的圍墻以內,方濱興是當之無愧的“1”。一校之長,有求必應的“方sir”、受人尊重。而自三年前始,北郵圍墻外,方濱興卻是很多人眼中的“0”,對方濱興非議之聲越來越大。
這是方濱興告別他耕作7年的北京郵電大學的日子。2013年6月27日,穿戴好學士服的2013屆本科生,齊聚體育場,用掌聲將他送到麥克風前。
方濱興個子不高,寬闊的前額、挺拔的鼻梁搭起一張精力旺盛的面孔。他的關于愛國主義的演講獲得全場至少7次掌聲。他宣布放棄連任,這是自己最后一次以校長名義發表畢業典禮演講。
“方校長,我們愛你!”學生們喊道。
“我也愛你們!”學生們看到校長眼眶濕潤。
畢業典禮上感人一幕卻在北郵的圍墻外面引起新一輪的冷嘲熱諷。網絡上,設置了定時“問候”方濱興的用戶并沒有關掉“鬧鐘”;當方濱興用大刀闊斧的改革、體貼入微的郵件重塑北郵、贏得北郵圍墻內聲譽時,社交媒體的勃興卻使他在圍墻外的“惡名”不斷加碼。
“沒有殼的蝸牛”
“沒有殼的蝸牛”是同事對方濱興待人接物的評價。恰是他建立了中國的互聯網安全之殼。
“沒有殼的蝸牛。”北郵國際學院院長李欲曉這樣形容他心目中的方濱興。他不憚于在微博上同攻擊方濱興的網友辯論。
方濱興查出自己患有腸癌,是在去年。在這以后,他減少了來校的次數,但依舊不難在北郵新科研大樓的2層會議室找到他的痕跡。
這棟缺乏風格、略顯生硬的白色大樓在方濱興的主持下去年完工建成。每隔一兩個月,他總要召集大部分博士、碩士,在這兒圍著兩張乒乓球臺拼成的大桌開學術研討會,聽取各位的研究進展。
與會者大多熟悉他單刀直入的風格,也知道他緊跟學術前沿,很少放過學生的紕漏;有人直言,“給方校長做報告壓力很大”。
學術之外,方濱興是一個寬容的管理者。在這棟科研樓里打開無線網絡,有一個名為“404NotFound”的無線網絡赫然在列。方濱興并不介意學生們的這種調侃,盡管這串代碼是他受到的部分網民攻擊的象征。2011年,方濱興去武漢演講,曾有學生高舉“404NotFound”的標語迎接他。
方濱興參與中國國家互聯網安全系統,得從上世紀末談起。1999年,在哈爾濱工業大學(下稱“哈工大”)任教多年的方濱興調任中國國家計算機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副總工程師。那一年,全國上網計算機總數不足200萬臺,用戶數約400萬人,新浪、搜狐出現不久,阿里巴巴才剛創立。
多年后接受《環球時報》英文版采訪時,方濱興證實,自己是1998年推出的中國國家互聯網安全系統的首要設計者。他在北郵官方網站的簡歷也顯示,“首先提出了建設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的理念,并組織研制、實現了相應的系統。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