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恐和麻木

雖然報道順利完成,我卻無法掩飾對這類新聞的厭惡,追問體制本是一個時政記者的專長,但讓人無奈的是每次追問完后我都無法解釋,為何體制弊端在中國總是層出不窮。

政治日新而生活如常,或許正是這個國家一步步走向穩健的寫照

 

 

馬昌博

 

  2007年,作為一名時政記者,我用自己的目光,打量中國。
    這一年是中國的“政治年”,3月,本屆人大的最后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0月,執政黨5年一次的換屆選舉。
    全國人代會開幕的當天,我在人民大會堂的東門看著擁入的各省大員,當一群群帶著口音的省市官員在你面前走過,你會直觀地體會到,從中南海發出的政令在各地統一執行并不容易。
    人代會結束的上午是總理記者招待會,我8點鐘到人民大會堂排隊依然沒能搶到前排的座位,招待會結束后,跟同行一起擠過去和溫總理握手。走出會場時自己一直想,一個記者對于政治的關注,能否始終保持客觀,還是不小心就加入歡騰的盛宴?
    7個月后,十七大。一些我在“兩會”期間頻頻見過的省委書記們成了執政黨的核心領導人,他們或許有一天會領導中國,而十數個部委主官和地方大吏換崗。至于公眾,有關注卻無波瀾,所謂政治日新而生活如常,或許正是這個國家一步步走向穩健的寫照。
    我們在報道中給執政黨上屆中央做了個總結,并探討了“中國民主下一步”。此前的幾個月,這些宏大的政治話題已經出現在我的筆下,如眾多學者爭論的“中國式民主”。有人覺得這些討論未必實際,但我依然記錄了它,因為不管所論道路如何,畢竟是為了通往未來。
    另外一件事則讓我有機會打量地方官場。今年7月,我奉命跟蹤山西黑磚窯事件,之前我的同事已經做出了漂亮的事件報道,而我則要探詢其后的官場反應鏈條。
    雖經諸多努力,但鏈條上的一些官員在多次失約后終沒有見我。我無奈,很多時候官員們想的不是在公眾面前說清自己的過失,而是怕一說話就成為各方譴責對象并因此埋單。換句話說,相對于可能失去職位的危險來說,丟臉顯然是次要問題,甚至連為自己辯解都是下下之選。
    而讓我至今難忘的,是采訪一個其治下出現黑磚窯打死人事件的鎮長,當問及他可能因此被免職時,這個四十多歲的基層官員在記者面前掩面而泣。我知道,他已無法推卸責任,而他現在表現的,更多是一個宏大風波中基層干部的驚恐,這驚恐如他之前的麻木一樣讓我憤怒繼而無語。
    當然還有些別的事,2月初的時候,我報道了國家藥監局原局長鄭筱萸被查處的新聞,之后很長時間我都在想一個國家的藥監體制在一個好大喜功又頗有貪心的官員手里竟如此翻云覆雨甚或漏洞百出。
    數月后,鄭氏被殺,創改革開放后殺部委高官先例。雖然報道順利完成,我卻無法掩飾對這類新聞的厭惡,追問體制本是一個時政記者的專長,但讓人無奈的是每次追問完后我都無法解釋,為何體制弊端在中國總是層出不窮。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