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人試吃轉基因大米:一場嚴肅的科普活動?

過去兩個月內,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了轉基因大米品嘗會,參與者過千人,以身試吃的目的是傳遞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轉基因問題在中國除了透明性、科學性爭論之外,還開始泛政治化。為避免可能出現的混亂和沖突,品嘗會組織者對參與網友的“以往的言論”進行初步的“政治審查”。

責任編輯:曹海東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李一帆 廖鈺嫻

千人試吃轉基因大米更多是轉基因擁躉的一場宣傳活動。 (何籽/圖)

過去兩個月內,除西藏、臺灣等四個省區,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了轉基因大米品嘗會,參與者過千人,以身試吃的目的是傳遞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兩年前參加試吃的記者,沒有動過筷子。在6月23日長沙品嘗會現場,爭議也一度發生,記者認為志愿者是被轉基因利益集團收買,有利益才組織這次活動的。

轉基因問題在中國除了透明性、科學性爭論之外,還開始泛政治化。為避免可能出現的混亂和沖突,品嘗會組織者對參與網友的“以往的言論”進行初步的“政治審查”。

抱著電飯煲,相互簇擁著,在北京、昆明等六個不同的城市,一個個網友于2013年7月13日這天相繼走進當地的餐廳。

千萬別以為這是一場普通的聚會,這是一場力挺轉基因技術的網友聚會。他們不為品嘗菜肴,而是一試轉基因大米。

過去的兩個月內,除西藏、臺灣等四個省區,全國各地紛紛舉辦了轉基因大米品嘗聚會,參與者過千人。以身試吃的目的是傳遞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

與7月13日品嘗會鋒芒相對的是五天后的“轉基因與食品安全國際研討會”。演講者一致將矛頭對準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轉基因不是有風險而是有危險,釋放到環境,對生態有危險,做飼料對動物有危險,做食品,對人類有危險。”云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顧秀林在會上表示。

在網絡世界,反轉基因派(簡稱“反轉派”)自始至終將轉基因問題與“國家利益”“民族存亡”拴在一起。

目前來看,千人試吃轉基因大米更多是轉基因擁躉的一場宣傳活動,從其效果來看,公眾影響有一定局限性,從反轉派的角度來說,還不足以打消其對轉基因食品安全性的疑慮。

可以肯定的是,在這場挺轉基因派(簡稱“挺轉派”)和反轉派的爭論中,裹挾其中的則是搖擺不定的民眾和處于強大輿論壓力下的政策制定者。

延續數月的“品嘗會”

2013年5月7日,網友“種田農民”在搜狐微博上發了一條帖子,“計劃送出5袋BT大米(每人限一袋),數量有限。要求立場堅定,政治清白,相信科學!限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