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品種,新面孔國債期貨18年后卷土重來
1995年5月17日,在國債期貨市場發生多起惡性違規事件后,中國證監會發出緊急通知,宣布暫停上交所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然而,這一“暫”就是18年。如今,國債期貨再度重來。2013年7月5日,證監會正式宣布,國債期貨已獲國務院批準,證監會批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開展國債期貨交易。
責任編輯:舒眉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7月5日,證監會發言人表示,國債期貨已獲國務院批準,證監會批準中金所開展國債期貨交易。
國債期貨又回來了,這并非壞事,但是為了讓國債期貨更安全,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胡漢三回來了!”1995年曾見證“327”國債期貨事件的老股民陳衛國驚嘆說。這也是經歷過該事件的大多數市場人士聽到證監會批準國債期貨上市后的第一反應。
1995年5月17日,在國債期貨市場發生多起惡性違規事件后,中國證監會發出緊急通知,宣布暫停上交所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然而,這一“暫”就是18年。
如今,國債期貨再度重來。2013年7月5日,證監會正式宣布,國債期貨已獲國務院批準,證監會批準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簡稱中金所)開展國債期貨交易。
國債期貨迎來“小時代”
“我培訓的第一堂課就是給這幫興致勃勃的年輕人潑冷水,讓他們牢記當年血淋淋的風險教訓。”
“我們正在征求市場各方意見,為國債期貨平穩上市做最后的準備工作。”中金所一位人士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
國債期貨被市場人士戲稱為“老品種、新面孔”。按教科書的標準定義,國債期貨是以標準化國債合約為標的的金融衍生品種,也是管理國債價格波動的基礎工具。買賣雙方約定在未來的特定交易日,以約定的價格和數量交收一定國債品種的交易合約。
2012年中國發行國債約1.39萬億元,年末國債余額約7.42萬億元,居亞洲第二位、世界第六位,約占GDP的14.3%。
目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