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爾:“一把錘子,釘不完所有釘子” 專訪美國前副總統
戈爾自稱“是一個從政治中康復的人”,“我相信在電視和廣播主導的時代,金錢有很重要的影響,它干預了媒體發表意見的自由,嚴重破壞了美國的民主質量。但是網絡給了個體以力量。許多人找到了新的方式來評價政府,削弱特殊利益對政策的影響?!?/blockquote>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葛佳男 肖妍琳 龍健
戈爾在書中用了11 頁來講述美國政府使用新媒體、處理國家安全和公民隱私之間存在的法律問題,當南方周末記者提到“棱鏡門”事件時,戈爾堅定不移地認為:斯登諾是罪犯,他違反了美國法律。
執法部門和市民之間總會有沖突。美國的警察機構應該在行事過程中,始終尊重司法程序、尊重公民的權利。那些違反法律的人當然應該受到懲罰,否則會導致非正義的產生。
我相信在電視和廣播主導的時代,金錢有很重要的影響,它干預了媒體發表意見的自由,嚴重破壞了美國的民主質量。但是網絡給了個體以力量。許多人找到了新的方式來評價政府,削弱特殊利益對政策的影響。
——戈爾
美國第45任副總統阿爾·戈爾(Al Gore)卸任后,不但關心環境問題,還對整容了如指掌:一位整容醫生碰到過不止一個整容者,拿著自己的iPhone來找他,整容者打開Facetime,憂愁地說:你看,Facetime里我的下巴上有這么多贅肉,快幫我整一下容吧,不然怎么在Facetime上見人!這群整容者帶動了一門新興類別,在整容界被稱為“Facetime面部拉皮手術”。
這段小故事出自戈爾的新書《未來:改變全球的六大驅動力》,全書有近650頁,大部分是他卸任美國副總統后的思考和總結。書中涉及美國的政治、經濟、就業、新媒體和社會的關系,當然也少不了他現在的主業,環境問題。根據他的環保著作《不愿面對的真相》拍攝的紀錄片2006年公映后,獲得了第79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觀眾對待他“就像對待搖滾明星一樣”,戈爾也因為在改善全球環境與氣候狀況“不遺余力的努力”,獲得了2007年的諾貝爾和平獎。
戈爾自稱“是一個從政治中康復的人”,在“未來”一書中,他更喜歡提出問題,而不是回答問題。就像他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對于每個問題,他很少給出肯定還是否定的答案。他說話鏗鏘有力,富有感染力,音調始終處于高頻,回答問題幾乎不假思索。廣為人知的是,這位副總統與當政時期的搭檔、美國前總統比爾·克林頓一樣,都是演講高手。
寫成《未來》,戈爾花了八年時間,書中所寫事件截至于2012年,其中他用了一個章節共11頁,來講述美國政府使用新媒體的兩面性,以及國家安全和公民隱私的問題——除了世代投資管理合伙公司主席、美國電視臺Current TV主席、美國氣候保護聯盟創始人及主席,他同時還是蘋果公司董事會成員,以及谷歌高級管理層非官方顧問。
戈爾認為,“9·11”之后,美國政府漸漸發展成一個“監控之國”,他引用一位前國家安全局雇員的說法:“基本上所有的規則都被扔出窗外,他們會用任何理由來繞過規則暗中監視美國人”。對于政府權力機構可能會侵犯公民隱私的行為,戈爾在書中使用了兩個極端案例來進行歸謬。
一個是2012年,美國最高法院裁定,警察有權對有攻擊嫌疑的人進行搜身,包括搜查身體的隱秘部位,而所謂“有攻擊”竟包括不付停車費或是騎自行車車把上“應該發聲的車鈴”失靈之類微不足道的小事。
另一個是,現在美國公民從國外旅行返回美國,海關工作人員有權直接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