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碼】謝謝,但我不欠你什么
某些感恩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它會糟蹋掉人類真誠的感激之情,是一種與禮物精神背道而馳的強行索取。而表示“感激”的目的,則是諂媚、討好、奉承。這樣的感恩會使道謝者覺得欠下了某種永遠還不清的恩情債務,因而一輩子在人格上都挺不起腰桿。所以,不妨對向你索取感激的人禮貌地說一聲:謝謝,但我不欠你什么。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金幼文
一個健康的社會需要人與人之間有超越斤斤計較、出于私利算計的關系
《中國青年報》2013年7月9日刊文,追憶韓亞航空墜機事故遇難的浙江女孩。其中有這么一段:“如果她們在世,知道浙江省委組織部部長蔡奇在關注她倆,王琳佳也許會驚喜地睜大了眼睛,笑瞇瞇的,而葉夢圓也許不敢相信地跳了起來。”死者“感激”領導的“關心”,這對你我來說并不陌生。人們還記得在汶川地震之后,山東省作協副主席王兆山發表《江城子·廢墟下的自述》,詩句“縱做鬼,也幸福”,一時廣為流傳。
當然,死人的感激是說給活人聽到,目的其實是要活人感激。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不僅可以利用死人,還可以利用遭受了不幸的和其他需要幫助的活人。例如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謝小跳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